第67章 纪录片破纪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星耀本来是看钢铁侠的面子给的资源。

    加上周恒,就想着蹭个热度打打歌。

    结果听到爱奇给主动换了首页轮播!

    !!!

    不对劲啊!

    没听说视频网站主动给资源的!

    高营听到这情况,进爱奇一看。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看:;收藏:;评论:。

    单车变摩托了!

    “这是纪录片的该有的数据?这24小时都不到!都快赶上院线电影了!”

    李蓉佳盯着持续增长的热度曲线和观看数据。

    “不对劲,这是要爆啊,通知宣发那边,拨一半资源过来,给我推,文案记着把周恒绑进去,好歹他唱的宣传曲。”

    同样的情况企鹅和c站也注意到了,赶紧联系看看。

    这是免费纪录片,爱奇能上我们也能上。

    很快,几大网站联系上了张文。

    同样给了首页的A级资源,还是免费的。

    一向无人问津的纪录片,同步上线三大视频网首页。

    借着免费资源热度蹿升。

    数据已经不仅仅是打破了纪录片的记录。

    除了院线爆款电影基本都很难与之为敌。

    周恒看到现在的歌曲和纪录片数据,感叹:

    “老天啊,不然我拜个干爹吧!”

    第二天一早,大夏文艺发表了评论

    【

    择一事,终一生

    由故宫博物院、北平艺术学院共同出品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正式上线。

    该片记录了珍贵文物的修复过程。

    展现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与传承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状态。

    也展示了故宫文物的原始面貌和文物修复的高超技术,记录了“文物艺术”和他们的“文物复活术”。

    故宫中存放着无数珍品,见证了朝代更迭和岁月变迁。

    如今,我们能看到这些精致的文物之所以历经几百年、上千年而不腐不朽,正是因为一代代文物修复大师的努力。

    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留下的不仅仅是完美的作品,他们以时间造就不朽。

    当尘封的文物重新焕发夺目光彩之时,不应忘记那些平凡而伟大的匠人所为之付出的艰辛!

    不为繁华易匠心,不舍初心得始终。

    工匠精神永流传。

    @故宫博物院@北平艺术学院@黑寡妇@北艺张文

    】

    几个官媒也纷纷转发了这条评论。

    官方的高度评价算是为纪录片盖章站台了。

    谁都没想到纪录片能火成这样?!

    扶摇直上九万里啊!

    最激动的当然是故宫博物院了。

    一大群人对着电脑都快高兴疯了。

    “当初看那剧本我就知道,咱肯定能成!”

    “这效果真的太好了!”

    “老王居然成男神了?”

    王令没想到自己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一大把年纪还能火一把。

    吴院长一大早就给林默来电话。

    “小林啊,数据炸了,歌还有纪录片数据都炸了,我这边电话就没停过。各个口都打来祝贺,还有问纪录片能不能上电视的。”

    “什么电视?”

    “央台啊,6套8套都来问了。”

    “您做主就行,咱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远超预期了!宣传的费用还有奖金一定给你到位了,你可不能推辞了,这是正经奖金。”

    “好的,吴院长。”

    能上央台算是意料之外的惊喜了。

    一周后,《我在故宫修文物》全网点击超过700万次,挤进了三大网站新片榜前十。

    【《我在故宫修文物》开画一周,豆豆网评分9.2,跻身华语电影评分第43位,最重要的是,这是前一百唯一一部纪录片!】

    【《我在故宫修文物》打破大夏纪录片点击、评价记录!】

    新语传媒,吕世刚看到一个纪录片在电影圈杀成这样,五味杂陈。

    “纪录片啊,这是纪录片!”

    吕世刚作为一线大导,手上也就一部9.1分的电影。

    对这个9.2分的价值是很清楚的,一个电影人一辈子能有一部上9分的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你看看一周700万人,如果按一张电影票20块,一周1个多亿。首周能过亿的华语电影有多少?还不算现在舆论正在爆,听说要上8套了,后面还会涨。你猜猜这个纪录片成本多少?”

    吕世导牙都要咬碎了。

    “不能这么算,虽然知道人家用的都是免费资源。但是你看看进故宫拍的,歌是钢铁侠写的,还有大夏民乐团,这些资源不是能拿钱买的。咱们公司的导演,有一说一,要凑齐这个阵容基本是不可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