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又一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花钱买通一个人太容易了。”

    若娘伸手摸了摸胳膊上的纱布。

    付华今日来给若娘换过药了,除了腿还没知觉,身上的伤口渐渐开始结疤了。

    连带着家里人,气色都好了不少。

    也是沾了虎崽子的光。

    山上的动物都冬眠了,虎崽子掏起它们的老窝来尤其便利。

    若娘最近天天有新鲜的鸡汤喝。

    虎崽子负责将鸡叼回来,老三负责杀,收拾干净了放到瓦罐里熬着,加点姜片和红枣。

    待煮沸后,撇去浮沫,加入手擀面条。

    一家人围着吃一锅热腾腾的鸡汤面。

    若娘的厢房里每日都烧着炕,大丫就找了几个破盆子,挖了些土,撒了菜种子。

    鸡汤面里的青菜,就是若娘屋里长的。

    这时候的绿叶菜可是一菜难求。

    “娘,家里的腌肉还多,我给杨爷爷家送点吧。”

    一直忘了说,当初在怀文县卖鱼汤面,鱼丸的杨家人,也已经被张景彦迁到了悦家村,就住在石英家边上。

    老三想着,杨家人多,去年过年,都还是在山洞里呢。

    想不到,又是一年过去了。

    “你去送吧,石英家也送点。”

    “老五,你去王家,给两个老人家也送点。”

    “好的,娘。”

    家里的肉基本都是山上的,也没花钱买,最多就是买盐。

    走廊下挂了一长条。

    鹿,狍子,鸡,兔,野猪各式各样的。

    “娘,咱们可以开始酿酒吗?”前院的一个屋子里都是拌好曲的高粱,老三瞅着还不如都给酿了,高粱渣也可以喂猪。

    后院现在有八只羊,十头猪,每日里吃的可不少。

    “嗯,等会吃完你们就去蒸吧。”

    蒸酒的时候,石英闻着味就过来了。

    这中间若娘还让老三摸索着用小麦制作了酒曲,下一次酿酒的话,就不需要在外面买了。

    若娘直到这时候,才发现许云氏在吃食的分量拿捏别有天赋。

    很少出岔子。

    蒸出来的第一茬酒,付华收了。

    第二茬没那么刺鼻,可以留着去卖。

    石英搓了搓手,期待地看着桶里。

    现在州府,一斤白酒的价格在二十文,是那种喝了跟没喝一样的。

    这种浓香的,卖到二百文一斤没问题。

    一斤高粱才多少铜板。

    这里面,是很挣钱的买卖。

    要是悦家村的妇人和老人都能来帮忙,一个作坊就可以养活这些人了。

    还有云夫人搞出来的那些高产作物。

    嘿嘿,洛州府下第一村,悦家村,指日可待。

    一斤高粱能出六两酒。

    若娘算了一下,都蒸完,一千斤送到上谷关,还有五百斤去卖。

    能卖百两银子。

    “夫人,这些酒卖给我吧,我出二百文一斤。”

    “嘿,石英,别跟我抢,我要一百斤!”

    张景彦已经将一百两的银子放到若娘手上了。

    敏儿前些日子给他舅舅送了两马车宫中的御赐之物。

    其中银票就给了二万两。

    一部分他让人连同粮食一起送到了上谷关,另一部分,都快到若娘的手里了。

    “留五十斤,我带回京。”张景彦跟付华说着话,等过完年,若娘这边的情况好一点。

    他就该回京去处理乌家的事情了。

    ......

    大年三十晚上,云家小院里。

    云家人,柳家人,张景彦,付华,南旭都在。

    堂屋里放了两张长桌。

    柳氏已经快生了,两桌子的菜都是大丫和二虎忙着准备的。

    若娘作为云家的一家之主,坐在了最上首。

    清蒸鱼,老三山里挖的芋头,清炒生菜,炸肉丸子,红烧肉。

    还有两只大的蹄子。

    八宝饭,还有鸡汤。

    张景彦坐在若娘的左手边,先给她盛了一碗汤。

    若娘捧着汤,看着两桌子的人。

    两年了,终于开始走上正路了。

    若娘对着柳家人开口:“亲家,我不在家的这几个月,孩子们都麻烦你们照顾了。”

    “盼盼她大哥,二哥不像我家的几个混小子,整日里不着调。”

    “小瓜娃子也乖的很,不吵不闹的,今日是个好日子,我呐,也没甚大礼送。”

    “前些日子,老五去州府,我让他去银楼打了几个镯子,算是盼盼这个做小姑的,给娃子的一份见面礼。”

    柳盼盼出嫁的时候,柳家的两个嫂子都还未有孕,上次去柳家村确实算是第一次见。

    只是太匆忙,未有准备。

    “亲家,你这就是太见外了,我们一大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