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和那位合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要问此时的若娘在想甚么,她也抓不住头绪。

    想了很多,又觉得脑袋空空。

    想到乌家,想到许二柱,一个个全是不安生的主。

    湖水荡漾,拍打船身,她将手贴着湖面,澄清的水映着纤瘦的手,皱皱的,干巴巴的。

    她忽地嗤笑一声,许二柱一个乡下泥腿子出身的人,也能成为京都搅弄风云的一根绳子,依她从前性子,直接杀了又有何不可?

    又为甚没有动手呢?她不由问自己。

    “娘,发生何事了吗?”老五很少看他娘笑的如此古怪。

    “娘,怎么了?”老四也收了刀凑了过来。

    若娘看向他们,伸手挨个拍了拍他们。

    “娘在想,你们都长大了,兄弟几个,你们三哥都有娃了,你和你四哥也该考虑了。”若娘说这话时,是看着老五的。

    老四的媳妇儿,她心中已经有了人选。

    倒是老五,还没个定数。

    老四眨巴着大眼睛,也不知道有没有听懂。

    老五却是没料到若娘突然提起这事儿,脸瞬间涨的通红,嗫嚅道:“娘,现在还太早了。”

    若娘也赞同他的想法,便点了点头:“如今你才是秀才,十里八村托人来找娘的人,没有三十个,也有二十个了,娘也打听了一下,里面倒也有些不错的女子。”

    “娘也知道,你的进益当远远不止现在,便将来人全都推了,想着等你考上举人了,亦或是中了进士再议亲也不迟。”

    “但老五,要知道,咱们家不比寻常人家,京都中也处处隐患,需得更加小心谨慎才是。”

    “我知道的,娘。”

    老五听了若娘的话,明白了娘的担忧。

    如今镇国将军府不复存在,于他而言,到底少了几分庇护。

    上岸经过鬼子姜沙地,去年挖的干净的地又是一片郁郁青青,也不知道当初让石英送到上谷关的那些是否都已成活。

    继续往前走,“娘,果子!”老四指着果树林,才种了两年的树,结果的不多。

    都是一些之前就有的,结了桃子。

    “刚好能吃,摘出去分分。”

    “地里的寒瓜也快熟了,到时候拉到京都去卖。”

    说到京都,若娘顿了一下,或许有一个更好的渠道。

    下了山,往家里走。

    沿路都是在收割冬小麦、冬油菜和早稻的人,有人看到若娘从后山出来,直起身子打招呼。

    “白求他娘,有一段时间没见你了,听说回去祭祖了呀?”

    若娘一一打招呼,笑着应是。

    村里人都知道他们一家是因洪水逃难过来的,平日里回故地祭祖,倒不是甚稀奇的事情。

    “是要回去,你们家老五小小年纪就考中了秀才,以后出息大着呢,可不得给老祖宗看看。”

    老五跟在若娘身后,也笑着作揖。

    心里想着,依他娘的脾气,不把老许家祖坟刨了,已经是克制了,祭祖也该去云家的坟,只是云家人过世的早,如今还能不能找到坟,都不好说了。

    到家后,若娘打发老四老五去帮大丫他们收割,自己去找石英。

    石英家地头离老三家分的地不远,若娘戴了个遮阳的帽子,悠悠哒哒地过去。

    六月,是一年中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悦家村的田野上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

    阳光明媚,天空湛蓝如洗,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了稻谷成熟的香甜气息。

    此时的田野,就像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金黄色的麦浪随风起伏,仿佛波涛汹涌的大海,又如同金色的海洋,美不胜收。

    都是若娘认识的人,男女老少都有,头戴草帽,脸上带着笑,似乎这烈日当头,真一点不热似的。

    整齐的田垄上,一排排铺着麦秆。偶尔,还能看到几只勤劳的小鸟在空中盘旋,寻找着遗落的食物,它们的鸣叫声为这宁静的田野增添了几分生动。

    除了小麦,还有许多其他的作物也在这个季节迎来了收获。油菜地里,高大的植株上挂着一个个饱满的果实;大豆田中,绿色的叶子下藏着一串串沉甸甸的豆荚。每一片土地上,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希望。

    若娘看到人时,石英正弯着腰割麦子,若娘看着他和林氏汗湿的后背,喊了一声:“里正,嫂子,歇会儿吧。”

    若娘带了几个竹筒,给两人递过去,“日头太毒了,今年比往年似乎更热了些。”

    石英咕噜咕噜灌了几大口,用袖子擦了擦嘴,站在一边大树下休息。

    林氏拉着若娘坐在树荫下的石头上:“怎么这时候回来了,将军可还好?”她知道若娘是个有分寸的人,要是不着急,哪能直接来田埂上找他们。

    “将军无事,是我有事要找里正帮忙。嫂子,你也知道这里的地我都分给孩子们了,只有一百亩地种了寒瓜,嫂子你家也有十亩地,这么多的寒瓜,洛州府吃不下,我想运到京都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