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堪舆》(单章)(1/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沂州,有一位名叫宋君楚的侍郎,他生平酷爱风水之学,即阴阳宅选址与布局之术,这种对堪舆(风水)的热情甚至渗透到了他的家庭中,连家中的女子也能阅读相关的书籍,理解其中的道理。

    宋侍郎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各自分家立户,为了给父亲选择一块吉利的墓地,他们不遗余力。

    一旦听说有擅长风水之术的人,无论多远都会争相邀请,不惜千里迢迢将其招致门下。

    于是,两家各自聘请的风水师多达上百人。

    每天,这些风水师们骑着马,成群结队地穿梭在郊野之间,东西两侧分道而行,宛如两支庞大的旅行队伍。

    经过一个多月的搜寻与勘察,两家各自找到了一块被认为是“牛眠之地”——在风水学中,牛眠之地常被视为极佳的墓葬之所,能够福荫后代。

    一方声称此地能让后代封侯拜相,另一方则不甘示弱,也宣称自己所选之地能带来同等甚至更高的荣耀。

    两兄弟因此互不相让,各自坚持己见,负气之下,决定各自为父亲建造陵墓,不惜重金搭建起锦棚彩幢,两边都准备得十分周全。

    到了下葬的那天,当灵柩行至分岔路口时,两兄弟各自率领手下人马,为争夺走哪条路而争执不下,从清晨一直持续到太阳西斜,仍未能达成一致。

    宾客们见状,纷纷离去,不愿再卷入这场无谓的争执。

    抬灵柩的工人换了十次肩膀,都已疲惫不堪,无法继续前行,最终只能将灵柩遗弃在路边。

    于是,宋侍郎的灵柩就这样被搁置在了那里,家人决定暂时不葬,而是召集工匠,在灵柩旁搭建起简陋的房屋,以遮挡风雨。

    哥哥在一旁建起了一间小屋,留下工匠看守,弟弟见状,也效仿哥哥,建起了同样的小屋。

    接着,哥哥又建了一间,弟弟再次跟进,如此往复,三年间,这里竟逐渐形成了一个小村庄。

    多年后,两兄弟相继去世,这时,他们的妻子——嫂子与弟媳,才终于坐在一起商量,决定打破之前因风水问题而产生的隔阂,共同为公公寻找一个合适的安葬之地。

    她们决定聘请新的风水师,重新为公公选址。

    每找到一处地方,都会绘制成图,拿回家中,由家中的女性长辈判断是否合适。

    风水师们每天送来数张图纸,但都被她们一一挑出了毛病。

    经过十多天的挑选,终于选定了一块地方。

    嫂子看到图纸后,满意地说:

    “可以了。”

    接着拿给弟媳看,弟媳却说:

    “这块地方,将来会先出一个武孝廉。”

    葬后三年,宋侍郎的长孙果然以武生的身份在乡试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推荐资格。

    异史氏评论道:

    “风水之术,或许有其一定的道理,但若过分迷信,甚至因此而偏执,就显得愚蠢了。”

    “更何况,两兄弟因风水之争而负气,竟将父亲的灵柩弃于路边,连最基本的孝道和兄弟之情都不顾,又怎能期望通过风水来福荫儿孙呢?”

    “相比之下,家中的女眷们,如嫂子与弟媳,她们的行为才真正显得高雅且值得传颂。”

    “她们最终能够摒弃前嫌,共同为公公寻找合适的安葬之地,这种宽容与大度,远比那些虚幻的风水之术来得更为珍贵。”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