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从天而降,恍若天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玻璃岛距离淞沪走水路需要十天。

    林斋一是在最后两天才被赵千户派去的送信人找到,得知了郑元乃已经调整行军布兵策略一事。

    看完信件,他立时仰天大笑:

    “郑元乃,看得出你是真的很努力想拦住本大爷了!既如此,就拿你的项上人头来拦吧!”

    说着,他大手一挥,向整支船队下令,“转向,从沙东堡登陆!”

    沙东堡即是整个淞沪海岸防线的中心布兵点。

    卢老九听闻消息,连忙赶来劝阻:

    “首领,我们可不能一股脑全冲上去啊,万一有诈,那可就是全军覆没!”

    林斋一热血上头的脑子顿时清醒了些,召集了其余几个小头目来商议对策。

    众人讨论一番,还是一致觉得,此事有诈的可能性很低。

    毕竟淞沪那边的情况他们还是有所了解的,那些个千户们,可不是什么一心为公的好将官。

    郑元乃一来就善待士兵,把千户们架空,两方之间必然会结仇。

    对那些卫所千户而言,让郑元乃被他们这些倭寇擒获,换个将官,可比鼎力相助划算多了。

    所以,沙东堡是一定要要去的!

    其余人都很坚定,唯有卢老九忧心忡忡。

    林斋一拍了拍他的肩膀,信心十足地道:

    “有什么好怕的,咱们还带着那么多田奴,叫他们先上就是了!若有不对,我们开着战船掉头就跑,卫所军连条像样战船都没有,还能追上咱们不成?”

    卢老九一想,的确有道理。

    他们驱赶着田奴在前头冲锋,整个队伍便有五六百人,声势浩大。

    这个人数,在倭寇与官军的战斗中,算是数一数二的多了。

    沙东堡若有埋伏,肯定会倾巢而出,有那些田奴挡着,他们逃跑完全来得及。

    若没有埋伏,自然也不能错过这个擒获主将,直接杀入淞沪城痛快烧杀抢掠的大好时机。

    “好!那就按首领的吩咐干了!”

    卢老九也是豪气冲天。

    *

    “拿好武器,全都到小船上去!”

    底层船舱突然打开,一大群倭寇拿着武器涌了进来。

    钟三郎等人在昏暗的底层船舱关了好些天,虽说每天能吃个六七成饱又不用干重活,比在庄园做苦力的时候稍微好些。

    可大家都知道,这是因为倭寇要让他们去冲锋陷阵,拿他们的命开路。

    如今既然让下船,那便意味着已经离开战不远了。

    他们随时可能会被官军杀死。

    许多人脸上,都满是悲苦与绝望。

    “田奴们!你们立功的时候到了!待会儿上了岸,都他娘的往前冲!”

    “谁敢回头老子就杀了谁!”

    倭寇首领举着雪亮的倭刀,满脸凶狠地呼喝道。

    紧接着,不管愿不愿意,这些百姓们手中都被塞了把不怎么锋利的次等武器,赶上了小船,在倭寇们弓箭的威逼下,往岸边划去。

    身后的战船上已经开始擂鼓,倭寇们都站到了甲板上,发出声声怪叫。

    海面上视野开阔,他们老远就看到,前方官军那边已经升起了狼烟。

    随着小船靠近海岸,冲锋的号角声从海岸那边传来。

    他们刚从小船上下来,海边的树林里便冲出了几十个弓箭手,气势汹汹地拉弓对准了他们。

    一个声音十分洪亮的官兵站出来高声传话:

    “大魏官军在此!所有良民立刻缴械投降,官军绝不伤你们分毫!可若不听号令继续往前,定斩不饶!”

    与钟三郎等人一起,冲在前头的被俘百姓们立刻有些犹豫。

    然而,他们的脚步一停,身后的倭寇小头目立刻唰地一声抽出大刀:

    “都他娘的冲!谁敢停下谁就死!”

    他身边的二十多个倭寇同样抽出佩刀,蓄势待发。

    被夹在中间的百姓们顿时满脸惊恐绝望。

    哪怕先前满腔雄心要立功的钟三郎也是如此。

    今日风和日丽,阳光照耀下,官兵们的箭矢闪着让人寒毛直竖的白光。

    但凡他们敢往前冲,那些箭矢就会射死他们。

    可不冲,身后的倭寇砍起人来,也同样不会心慈手软。

    今天,他们无论进退,都会死在这里!

    官兵这边拉弓的兵丁们,如临大敌的同时,心中也有诸多不忍。

    生活在海域附近多年,他们岂能不知倭寇们的做派。

    尚且年轻力壮的百姓被抓回倭寇们的老巢,先是会扔去做苦力,为防止他们聚众反抗,倭寇们从来不会让百姓们吃饱。

    等百姓们被折磨一年,身体变得越发虚弱后,他们就会驱赶这些百姓用血肉之躯开路。

    死光了就再抓新的回去用。

    眼前这些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人,本是和他们父母妻儿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