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撤离与留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原因有三:

    第一,她即将离京,却并不希望她离京后,就让靖南伯府再次崛起。

    跌入绝境又翻身的经历,让他们体验一次就够了。

    少了皇贵妃这个媒介,宫里也没有大皇子了,哪怕靖南伯府能脱罪,却也绝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风光。

    第二,淑懿皇贵妃经此一难,定然会对她恨之入骨。

    不能对她怎么样,但她在京城终归是留有人手的,还有那些亲近过她的信众,都可能遭到对方的疯狂报复。

    她不能给自己人留下这种隐患。

    第三,则是淑懿皇贵妃之死,能减缓那邪修魂体的修为增长速度。

    以那邪修的修行路数,淑懿皇贵妃死了,她就必须得浪费力量控制新的媒介。

    并且这个媒介要重新得到被汲取气运之人的信任,才可能再次为她汲取很多气运之力。

    综上所述,淑懿皇贵妃必须死。

    该杀人的时候,陈青竹从不手软,也不管功德得失。

    昨夜她在设计登闻鼓这一出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要杀淑懿皇贵妃来造势。

    等那修士魂体离开了可以用神识覆盖到乾清宫的范围后,她便立刻去乾清宫动手了。

    那小路子是梁保的人,听她命令办事,她自然不会让他陷入险境,如今早已经被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至于今日在人群中帮忙造势,引导舆论的,则是严家人。

    昨夜搬空了内帑后,她便去了一趟严家。

    如实告知了他们,她即将与永安帝翻脸一事。

    不得不说,半夜被叫起来的三个严家主事人都被这消息惊得魂飞天外。

    与永安帝翻脸,那这天下就再无立锥之地。

    他们这些观主的追随者,又将何去何从。

    陈青竹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也没有隐瞒自己的意图。

    她坐在主位上,看向三人,神色一如既往的淡漠从容:

    “永安皇帝昏庸无道,不配为一国之君。本座如今也是想明白了,救天下百姓于水火,假他人之手终归是有太多变数,倒不如自己亲历亲为。”

    严家三人再次色变。

    观主这是……这是要自己称帝啊!

    “本座即将离京回南都,你们既跟着本座,本座自然也会保你们全家上下安全撤离。”

    然而,作为严家主事人的严老太爷却没有立刻答应,而是露出了犹豫之色。

    思索片刻后,他请求道:

    “观主,可否让属下等商议后再做决定?”

    陈青竹也没有让他们为难:

    “那便给你们一个时辰商议。”

    随后她便离开严家,回到渡厄神宫,为随后的行动做准备去了。

    一个时辰后,再度来到严家,听取他们的决定。

    有些意外的是,严家竟然选择了不与她一同撤离京城,而是要留下来做内应。

    他们的理由是:

    除了南都府尹严庆之与慈航观的联系之外,京城严家与慈航观的联系从未对外展露。

    而且,观主在京城也需要人手传递朝堂上的消息,关键时刻,说不定能起到作用。

    “那若永安帝迁怒于你们……?”

    南都与京城相距两千余里,若有变故,她未必能及时顾及。

    “观主放心,老夫别的不说,混迹两朝,自保的本事还是有的。不过,到时候肯定少不得要帮陛下办些事,还请观主勿怪才是!”

    大理寺卿严老太爷如此道。

    陈青竹明白他们是想要一份更大的从龙之功。

    她也确实需要京中有人。

    难得京城严家有这份忠心,她也不会假惺惺地拒绝。

    “你们的忠心,本座记下了。离开前,本座会为你们在府中布置一座离京的传送阵,若遇非常情况,可保你们顷刻撤离到百里之外。”

    “另外,再留一些传讯符箓于你们,方便你们有事时及时与本座联络。”

    “多谢观主!”

    最终,陈青竹便只带了与严庆之关系紧密的严允撤离京城。

    没多久,严允,小路子,以及与小路子关系紧密的梁保的眼线,都已经被送到了神宫的传送阵里。

    陈青竹最后要接应的,就只剩下袁松伯了。

    *

    此时此刻,他带着那几个已经在永安帝面前露脸过的革新党读书人,正在袁府中静静等待。

    “袁老,神尊真的会来吗?”

    袁松伯老神在在坐在书房里喝茶:

    “一定会的。”

    他笃定地道。

    他并非什么糊涂之人。

    时至今日,哪里还不明白观主对他的企图。

    从她提议他在朝堂上做赈灾钦差的那一刻,他就注定了不可能再留在京城。

    革新党人,能那么快知道两库物资被转移的消息,只怕也是观主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