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上任后的第一件案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中突发的劫持案件总算解决,各个部门的人员迅速开始善后。

    在场的大多都是县局治安大队的,亲眼见到了新任局长,在情况如此危急的状态下,毫发未损的处理了紧急事态,心中均佩服的不行。

    就连县长张松对于周墨都有种刮目相看的感觉,本以为姓周的只是会站队,及时投靠在了侯书记门下,属于典型的政治投机分子。

    哪晓得这家伙挺有本事的,临危不乱不说,还能够机敏反应,将事态危害降至最低。

    对于张松来说,大局稳定才是真的稳定,周墨那句“人无信而不立”真正惊醒了他。

    食物中毒事件接二连三发生,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案件没有彻底水落石出的时候,应该将负面舆论降到最低。

    这才是对南泉县最好的选择,而不是像石玉峰那样严惩嫌犯,那样干只会把事情越闹越大。

    “周县长,这次的事情处理的不错,就是我很想问问,你是怎么看出那个黄大年的软肋的。”

    周墨解释道:“张县长谬赞了,其实我只是换位思考而已,道理相当简单,黄大年只是在情绪冲动下铤而走险罢了,

    并不是有计划有预谋的挟持校长,哪晓得引起这么大的阵仗,

    自然被吓坏了,这个时候跟嫌犯讲大道理基本没用,他有那么高的觉悟就不会干出这事了。

    对方只是小老百姓,为了维护自身权益一时冲动,想保证自己安全无忧而已,

    所以我提出拘留了事,又承诺出面救助他儿子,对方才会这么快妥协。”

    “没错没错,有道理,周县长对嫌犯的心理拿捏的挺准的。”张松连连点头,笑着伸出手:“周县长,今天幸亏有你在啊。”

    张松郑重其事的与周墨握了握手,眼中充斥着欣赏的神情,旁边的石政委看了,却是一脸的不以为然。

    一大一小两位领导并肩离开,刘文斌上前小声道:“石政委,没想到闹到最后,让姓周的出了风头,真晦气!”

    石玉峰冷哼一声,不屑的嘀咕道:“遇到个不敢下手的怂货,运气好罢了,哼!”

    ...

    本来二中食物中毒事件的舆论影响就没有及时消除,现在一中又出了事。

    包括黄大年家孩子在内的四名学生,中午时分吃过爱心午餐后,没坚持到下午上课就食物中毒进了医院。

    最后甚至还酿成了家长挟持一中校长讨要说法的恶性事件。

    事情发生后,县里马上积极响应,连夜召开了紧急会议。

    老书记年事已高不能熬夜,县里的相关工作基本都由县长张松代为主持,这次的食物中毒事件也是他亲自督办。

    会议上他直接给新上任的副县长周墨下达了死命令,要在三天内查出中毒源头,一个星期内限期破案。

    并且命令工商,卫生等等部门全力配合公安部门,务必一查到底。

    对于周墨这个刚上任,并且之前只担任过领导秘书的公安领导来说,无疑是现阶段职业生涯中难度最大的一次挑战。

    不过他却没有任何虚的,爽快的向县领导做了保证,一定在限期内破获此案,给一中跟二中的学生家长一个交代。

    在周墨看来,这次的事件既是挑战,更加是机会。

    当过领导秘书的人,自然有一颗七窍玲珑心,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空降南泉县局,以石政委为首的一大帮人都不服他。

    所以要在县局里尽快树立个人威信,而这起突发案件就是最好的契机。

    ...

    第二天上午,县公安局正式传唤县一中跟县二中负责食堂的领导,以及提供厨师团队跟爱心餐食的本地老板沈三。

    沈三家中排行老三,大哥二哥小时候就饿死了,大名沈富贵,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家里穷,父母希望他能大富大贵。

    不得不说名字起得好,人生就成功了一半。

    沈富贵从一个干工地的小工一步步做起,到如今竟然混成了南泉县首富。

    旗下又是酒店又是酒楼的,据资料显示,还承建着两个规模不小的商品房工程。

    一中跟二中负责食堂的老师没啥可说的,他们根本不参与经营,只是起到一个挂名的作用。

    实际运营全都由沈三派出的专业厨师团队操作,其中包括制定菜单、采购食材、配菜洗菜、大厨烹饪,最后端到每个学生面前。

    周墨分析过,沈三做这些事,无非是想博个县里大善人的名头,以方便更好的经营自家产业。

    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受害学生的父母长辈来县局做笔录时,全都是骂学校的,一个骂沈三的都没有。

    所以沈大善人必定不会因小失大,坏了自己辛苦经营许久的好名声。

    主观恶意这部分原因被基本剔除,剩下的无非是两种可能。

    一是厨房人员不小心,使用了变质或者含有毒素的食材,导致孩子们食物中毒。

    但这又有些过于巧合,因为不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