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宝钞的利与弊!(1/2)
朱棣脸色黑了下来。
为什么不行?
太祖高皇帝就可以,到我这儿就不可以吗?
“爔儿,为何不行?”
朱棣强忍着心中不快,准备好好问个明白。
朱高希也不废话,而是列举出了一系列的实证。
“洪武八年,一石米的价格,用宝钞一贯即可购买。”
“而现在洪武三十一年,一石米的价值,已相当于宝钞十贯。”
“也就是说短短十来年的时间,大明宝钞已经贬值了十倍有余,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宝钞贬值?
十来年贬值了十倍有余?
朱棣脸色顿时就变得很是难看。
“这些……可是真的?”
他天天日理万机的,还真没有注意到此事。
结果朱高希现在一开口,朱棣自然不敢相信。
徐皇后却在一旁点头。
“这是真的。”
“素心那天去帮爔儿购买生活用品,米价就是这价格,而且很多商贾还拒收宝钞!”
此话一出,朱棣顿时勃然大怒。
朝廷推行宝钞,则要禁止金银在民间流通。
结果这些百姓子民反而调过头来,拒收宝钞继续使用银钱,这简直就是在藐视朝廷!
“他们怎么敢如此的?”朱棣愤怒质问道。
“怎么不敢?”朱高希面无表情地回答,“朝廷用轻飘飘一张纸,就想骗走百姓手里面的银钱,谁会答应呢?”
“更别提这朝廷印钞印一次就是整整七个月,印出来的数量远远超过了金银,根本就是随心所欲想印就印,你说它能不贬值吗?”
“老百姓用了这么多年的金银铜钱,你为了配合推行宝钞,就禁止百姓再用他们习惯的货币,百姓能不能接受暂且不提,关键是你这东西至少得有防伪措施吧?”
“防伪措施也没有,质量也不好,损坏了也没地方去修补置换,甚至还是金银兑换宝钞,宝钞不能换金银,你这不是开玩笑吗?”
“这要是放在其他人身上,老百姓早就骂他是诈骗,是奸商了!”
朱高希一通直白话语,直接将朱棣骂了个狗血淋头。
不过朱棣也没有动怒,而是无比庆幸。
他终于明白发行宝钞的隐患在哪里了!
你娘咧!
幸好朕没有轻举妄动啊!
“这些都还是次要的,发行宝钞不加节制,最大的危害,无疑就是朝廷公信力的损害!”
“当老百姓觉得这个朝廷不值得信任的时候,那就是朝廷失去民心的时候,到时候会发生什么,朱叔应该比我更清楚!”
嘶……
听到这话,就连徐皇后都是脸色大变!
朝廷失去公信力!
百姓子民不再信任朝廷!
换句话说,朝廷等同于是失去了民心!
民怨沸腾之下,那这个朝廷还能延续下去吗?
你把老百姓当成傻子糊弄,你想怎么印钞就怎么印,而且还强行要求人家用你这不断贬值的宝钞,百姓会怎么想会怎么看?
朱棣额头上都溢出了冷汗!
“爔儿,那这该如何是好?”
永乐帝有些慌了。
他先前只是觉得,发行宝钞很不对劲。
可他并不了解财税之道,也想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现在听朱高希这么一说,终于真相大白了,这简直就是亡国之道啊!
“对啊爔儿,那这可以什么补救之法?”徐皇后也急声出言。
她毕竟是当朝国母,自然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朝廷埋下这亡国隐患。
见此情形,朱高希笑道:“其实大明宝钞,确实是个好东西,对明初的经济发展,那是很有好处的。”
“太祖高皇帝为什么要印宝钞?因为铜原本就少,剩下那些全都被拿去打仗用了,这就导致铜钱根本就不够用,金银就更是稀少了,朝廷没法发行货币,难道要让民间回到以物易物的原始社会吗?”
“钱不够用,朝廷却需要用钱,将士要吃饭,大臣要俸禄,赈济灾民也要钱,哪里都要用钱,就比如现在新朝这般,不发行宝钞是不行的!”
听到这话,众人都被朱高希给绕晕了。
朱棣急不可耐地追问道:“爔儿,你的意思是……”
“钞是一定要印的,但是怎么印,印什么,这就是新朝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像之前洪武朝那样随心所欲地随便印!”
朱高希伸出三根手指,郑重地向朱棣开口。
“朱叔,朝廷要想把宝钞这条路做好,必须满足下面这三个条件。”
“其一,防伪工作要做好,这一点绝不容马虎,否则那些心怀不轨的富商巨贾,有的是办法私自印伪钞,到时候流传到市面上,老百姓又认不出来,一旦被发现是假钞,他们不会怪印假钞的人,而是会怪朝
为什么不行?
太祖高皇帝就可以,到我这儿就不可以吗?
“爔儿,为何不行?”
朱棣强忍着心中不快,准备好好问个明白。
朱高希也不废话,而是列举出了一系列的实证。
“洪武八年,一石米的价格,用宝钞一贯即可购买。”
“而现在洪武三十一年,一石米的价值,已相当于宝钞十贯。”
“也就是说短短十来年的时间,大明宝钞已经贬值了十倍有余,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宝钞贬值?
十来年贬值了十倍有余?
朱棣脸色顿时就变得很是难看。
“这些……可是真的?”
他天天日理万机的,还真没有注意到此事。
结果朱高希现在一开口,朱棣自然不敢相信。
徐皇后却在一旁点头。
“这是真的。”
“素心那天去帮爔儿购买生活用品,米价就是这价格,而且很多商贾还拒收宝钞!”
此话一出,朱棣顿时勃然大怒。
朝廷推行宝钞,则要禁止金银在民间流通。
结果这些百姓子民反而调过头来,拒收宝钞继续使用银钱,这简直就是在藐视朝廷!
“他们怎么敢如此的?”朱棣愤怒质问道。
“怎么不敢?”朱高希面无表情地回答,“朝廷用轻飘飘一张纸,就想骗走百姓手里面的银钱,谁会答应呢?”
“更别提这朝廷印钞印一次就是整整七个月,印出来的数量远远超过了金银,根本就是随心所欲想印就印,你说它能不贬值吗?”
“老百姓用了这么多年的金银铜钱,你为了配合推行宝钞,就禁止百姓再用他们习惯的货币,百姓能不能接受暂且不提,关键是你这东西至少得有防伪措施吧?”
“防伪措施也没有,质量也不好,损坏了也没地方去修补置换,甚至还是金银兑换宝钞,宝钞不能换金银,你这不是开玩笑吗?”
“这要是放在其他人身上,老百姓早就骂他是诈骗,是奸商了!”
朱高希一通直白话语,直接将朱棣骂了个狗血淋头。
不过朱棣也没有动怒,而是无比庆幸。
他终于明白发行宝钞的隐患在哪里了!
你娘咧!
幸好朕没有轻举妄动啊!
“这些都还是次要的,发行宝钞不加节制,最大的危害,无疑就是朝廷公信力的损害!”
“当老百姓觉得这个朝廷不值得信任的时候,那就是朝廷失去民心的时候,到时候会发生什么,朱叔应该比我更清楚!”
嘶……
听到这话,就连徐皇后都是脸色大变!
朝廷失去公信力!
百姓子民不再信任朝廷!
换句话说,朝廷等同于是失去了民心!
民怨沸腾之下,那这个朝廷还能延续下去吗?
你把老百姓当成傻子糊弄,你想怎么印钞就怎么印,而且还强行要求人家用你这不断贬值的宝钞,百姓会怎么想会怎么看?
朱棣额头上都溢出了冷汗!
“爔儿,那这该如何是好?”
永乐帝有些慌了。
他先前只是觉得,发行宝钞很不对劲。
可他并不了解财税之道,也想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现在听朱高希这么一说,终于真相大白了,这简直就是亡国之道啊!
“对啊爔儿,那这可以什么补救之法?”徐皇后也急声出言。
她毕竟是当朝国母,自然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朝廷埋下这亡国隐患。
见此情形,朱高希笑道:“其实大明宝钞,确实是个好东西,对明初的经济发展,那是很有好处的。”
“太祖高皇帝为什么要印宝钞?因为铜原本就少,剩下那些全都被拿去打仗用了,这就导致铜钱根本就不够用,金银就更是稀少了,朝廷没法发行货币,难道要让民间回到以物易物的原始社会吗?”
“钱不够用,朝廷却需要用钱,将士要吃饭,大臣要俸禄,赈济灾民也要钱,哪里都要用钱,就比如现在新朝这般,不发行宝钞是不行的!”
听到这话,众人都被朱高希给绕晕了。
朱棣急不可耐地追问道:“爔儿,你的意思是……”
“钞是一定要印的,但是怎么印,印什么,这就是新朝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像之前洪武朝那样随心所欲地随便印!”
朱高希伸出三根手指,郑重地向朱棣开口。
“朱叔,朝廷要想把宝钞这条路做好,必须满足下面这三个条件。”
“其一,防伪工作要做好,这一点绝不容马虎,否则那些心怀不轨的富商巨贾,有的是办法私自印伪钞,到时候流传到市面上,老百姓又认不出来,一旦被发现是假钞,他们不会怪印假钞的人,而是会怪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