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最佳良策!迁都北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官过如剃!

    土匪过境或许只是抢夺一些财物钱粮罢了,老百姓可能还会有活路,但是等到这些官兵过境,那老百姓才是真正的没有活路了。

    官兵过境就像是一把篦子在头上篦了一遍,把所有能吃的能喝的能穿的都篦得一干二净!

    篦子是在头上篦虱子和虮子的,齿子一个挨着一个很是稠密,篦得狠了,就把头皮都篦烂了,命都要夺走!

    “兵过如篦,官过如剃”,就是这么个意思,你就算交出了钱粮财物,可能还真不一定能够保命!

    “杀良冒功”这种事情,中后期的明军可是没有少做!

    可想而知,百姓子民面对这些乱兵流匪,将会是何等绝望!

    所以,燕王朱棣发动的这场靖难之役,彻底将整个北方地区都给打崩了,战火燃烧之处,百姓军民枉死惨死者不计其数!

    在这种前提之下,北方百姓的人口自然会暴跌,而且因为伤得太狠,短时间内根本就没有办法恢复元气,一直呈现出人口逐年下降的趋势。

    不要忘了,大明真正的外敌,是西北的蒙古蛮夷!

    北方百姓人口降低,连最基本的屯田驿站都维持不了,那谁去戍守边防,谁向边关军镇输送粮草物资,谁为了家国大义毅然决然地奔赴边疆戍边卫国?

    难道你要让江南这些士绅老爷们去戍守边疆不成?

    别开玩笑了!

    南升北降,北方空虚,这是一个难题,足以影响大明国运的难题!

    不过,朱棣和姚广孝这对顶尖君臣,他们会不知道吗?

    显然,他们当然知道,而且已经在筹谋迁都事宜!

    院子里面落针可闻,朱棣和姚广孝都是屏住了呼吸。

    “爔儿,若是按照你所说,那此事当如何解决?”

    夏原吉也扭头看向了朱高希。

    他先前提出的解决办法,都是切实可行的策略。

    就是不知道这位天纵奇才,还能提出什么好办法来!

    三人全都满怀希冀地看着朱高希。

    朱高希没有丝毫犹豫,直接给出了答案。

    “最好的解决办法,自然就是迁都北平!”

    迁都北平!

    朱棣瞳孔猛地一缩,久久不能平静。

    他看向了姚广孝,后者同样满脸惊骇。

    君臣二人对视了一眼,尽皆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惊诧。

    要知道,他们这对顶尖君臣,商讨了良久,这才讨论出了这么个结果,那就是直接迁都,从而彻底解决南升北降的隐患。

    可是……朱高爔呢?

    一语中的啊!

    这个小子,真是不折不扣的妖孽啊!

    此刻饶是道衍大师都有些瞠目结舌,惊讶万分。

    迁都,这放在任何一个王朝来说,都是影响国运的天大事情,寻常人根本想都不敢想,更别说直接脱口而出了。

    要知道迁都前后,就意味着一批既得利益者利益受损,另一批新得利益者取而代之!

    就比如大明,现在都城在南京,一旦迁都去了北平,那么南方士绅利益势必受损,他们绝对不会答应!

    这就是问题所在。

    也是朱棣和道衍迟迟不敢行动的真正原因。

    永乐帝还没有坐稳天下,再说了迁都是个大工程,不必急于一时。

    “为什么皇帝陛下要迁都北平呢?”朱棣好整以暇地追问道。

    他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这个儿子智计可以达到这种地步!

    难道这就是天纵奇才吗?

    朱高希笑了笑,并没有急着回答,而是陷入了沉思。

    永乐皇帝为什么要迁都北平呢?

    现在大明王朝的都城,也就是金陵城,其实拥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自唐朝以后,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并超过北方,经济重心随之南移,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所在,这也是为何江南士绅敢跟大明朝廷叫板的真正原因,他们占据了大明赋税的半壁江山!

    而位于江南的金陵因为地处江淮一带,天然自带江防体系,完全可以长江淮河构筑防线,这是保证帝都安全的直接屏障。

    除了这些,金陵城自身的地理条件也十分优越。

    金陵地势险要,四周是山,北高南低,易守不易攻,堪称坚城。

    这些天然屏障拱卫着金陵,使得历代统治者都很看中这块宝地,这金陵城也因此成了六朝古都,蕴含所谓的龙气!

    不仅如此,金陵还交通便利,东南的太湖平原和钱塘江流域是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再加上秦淮河与太湖水系,使得金陵水系四通八达。

    毫无疑问,金陵城堪称绝佳的都城选择。

    而朱棣的大本营,北平呢?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端,三面环山,俯瞰中原,号为形胜之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