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大明灭于无银(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听到朱琳泽谦逊的回答,几人心中已有了计较。他们相互对视一眼,起身走到朱琳泽面前,躬身行礼。

    刘宗周领头说道:

    “草民刘宗周携好友黄道周、徒儿黄宗羲、后起新秀方以智,拜见新皇。

    愿陛下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力挽狂澜,救国家于危难,解黎民于倒悬。”

    朱琳泽扶起几人,温和笑道:

    “这天下不仅是朕的,更是臣民与百姓的。朕一人之力有限,还需诸位齐心协力,共谋大计。”

    黄道周眼含热泪,颤声点头:

    “只要是为国为民,我等愿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既然话都说开了,我等边吃边谈。”朱琳泽抬了抬手,语气中尽是亲和。

    宴会期间宾主尽欢,除了相互之间做了介绍,大部分时间都在聊美食、美洲的风土人情等轻松的话题。

    等晚宴结束之后,朱琳泽又邀众人饮茶,此时气氛融洽异常,黄道周等人也不再拘谨。

    朱琳泽端起香茗品了一口,随即看向几人,缓缓问道:

    “朕初到马尼拉,对如今的东明诸多情况不甚了解,还请几位先生不吝赐教。”

    “陛下客气了,我等既然愿为新君效力,自然是有问必答。”刘宗周微微躬身,恭敬回应。

    见到朱琳泽投来的目光,尼莫微微点头,开口说道:

    “陛下最为关心的是百姓,因此请详细告知如今东明百姓的情况。

    包括人口总数、灾害频发程度、民变发生情况等,越详尽越好。”

    “大明之民,苦矣!”刘宗周长叹一声,稍作停顿,方才平复情绪,沉凝说道:

    “现今大明人口究竟几何,实难知晓。

    其一,皇权难及乡野,乡村百姓户籍多由宗族、士绅代报,故而数据难准。

    其二,众多百姓为避徭役赋税,委身士族、乡绅,以致户籍隐匿。

    其三,当今灾祸频仍,战乱不休,西北万千百姓沦为流民,其户籍更是难以管理。

    然,刘某知晓崇祯三年户部造册子民八千余万,然此数未计隐匿人口、屯田军户及宗室人口。”

    尼莫眉头轻蹙,沉凝问道:

    “未造册的人口能否大致推算出来?”

    “这倒是可以。”刘宗周稍作思索,轻抚胡须说道:

    “依刘某在顺天府任府尹的经验,隐匿人口与造册人口大致相当,而军籍人口约为造册人口的一成左右,宗室人口举国不过百万。

    如此算来,崇祯三年的人口总量应在一亿七千万左右。

    当然,以上估算仅包含两京一十三省,至于辽东关外、贵州、乌斯藏等地的都司则未计入。”

    “军籍人口竟有八百万?”尼莫秀目圆睁,满脸皆是难以置信。

    见此,伍辰皓微笑着解释道:

    “东明与西方的佣兵制不同,早期所采用的军制乃是屯田制,战时出征,平日务农。

    时至今日,这些屯兵已与农民无异,毫无战力可言。”

    “伍将军所言不错。”不苟言笑的黄道周接话,表情凝重地解释道:

    “如今大明有战力的全为募兵,总数不过八十万。

    而这八十万中,战力稍强的又仅有十五万左右。

    按战力强弱,有祖大寿的八千关宁铁骑、孙传庭的两万秦军、卢象升的三万天雄军、洪承畴的五万洪兵、左良玉的两万昌平兵,秦良玉的两万余白杆兵。”

    闻听此言,袁有容俏脸煞白,捂着嘴不可思议道:

    “爹爹留下的关宁铁骑只剩八千了?”

    在崇祯年间,能与后金正黄旗(八旗中的最强战力)直接抗衡的唯有袁崇焕训练的关宁铁骑。

    袁崇焕被捕下狱时(1629年),关宁铁骑尚存一万五千人,没想到才过去几年,数量就锐减到了八千。

    黄道周复杂地看了袁有容一眼,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

    “袁督师蒙难后,关宁铁骑被遣散了一部分,仅剩下八千余人。

    然而,这八千余关宁铁骑,却成了大明最后的底牌。

    无论是镇守辽东,还是围剿叛乱,他们都是无可替代的主力和前锋。”

    以前,黄道周曾看不起袁崇焕,只因他夸下“五年收复全辽”的海口。

    所以在袁崇焕出事时,黄道周只为受牵连的钱龙锡求情,却未曾为袁崇焕说过一句好话。

    袁崇焕死后,这八千关宁铁骑成了崇祯皇帝手中的救火王牌,哪里战事吃紧便被派往哪里。而这几年来,关宁铁骑也未尝一败。

    基于这些,黄道周心中充满了愧疚。加之朱琳泽是袁崇焕的女婿,这让他更加后悔。

    当年为何没有帮袁崇焕说句好话呢?哪怕没用,至少也留个情分啊。

    袁有容本来的想法是让大伯去招降祖大寿,若是有一万五千关宁铁骑帮忙,朱琳泽统一中原必然会轻松不少,可没想到居然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