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春宵苦短(2/3)
俩口毕竟活了大半辈子,那话里话外的意思还能听不明白么。
这电话惹了不小的麻烦,夏天的时候,薛冰告诉爸妈她要参军入伍,征求父母的意见。
老俩口都是敦厚的山里人,孩子长大了路该怎么走,他们向来不会干涉,外边的世界对他们而言有些遥远而陌生,只能让孩子自己去闯。
虽然心里一直有着无法替孩子遮风挡雨的遗憾,但女儿在大小事情的选择上还是会征求父母的意见。
参军那事儿,他人不懂,但知道绝对是好事儿,解放军的形象在寨子里人眼中是无比高大的存在,何况,女儿说了入伍不是当兵,还是当官咧。
漾水塞这几十年里可还真没出过个官的,薛冰这可是头一份儿。头一份儿的重点大学学生,头一份儿的解放军军官,怎么能让父母不为之骄傲。
现在女儿隐约着意思是要带个女婿回来让二老把把关,那可不让两老人开心坏了。
他们不喜欢显摆,但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忍不住有想要分享的冲动,结果电话挂断一个小时不到,全寨三十来户人家都知道,漾水寨的碧孔雀要回窝喽。
于是在寨口,黑压压挤了一大片人,过节似的穿着盛装打扮着,甚至还有几个老人,吹着奇怪的曲子,听不懂曲子的意思,但喜庆的气氛是绝对杠杠滴。
这让失去了记忆的叶帆有些手足无措。
两人在热烈的氛围中被簇拥着进了寨子。
寨子的规模不大,还保持着原始朴素的风貌,尤其是圆圆的尖顶木制房,让叶帆极为好奇,东瞅瞅西看看,又现土老帽进城的本色。
“妮呀,不是说当了解放军么,为什么没穿军装?”薛母问。
“呃!”薛冰不知道怎么回答了,回家是一时兴起,出来的时候压根没带军装。
“阿姨,部队上有规定,非正式的外出,是不准穿军装的!”叶帆凑上来随便找个借口替薛冰解围。
“没事,没事儿!”薛母显然不想让“女婿”有误会的意思,忙道,但话里还是有些微微的疑惑。
“我们这里不兴叫阿姨的!”薛冰悄悄对叶帆说。
“阿姆好!”叶帆知错即改,果然这话一出,再加上叶帆双手奉上的“重礼”,薛母瞬间喜笑颜开。
薛冰脸上一红:“瞎叫啥呢?”
“你刚才不是这样叫的么?”叶帆问。
“那是妈妈的意思!”薛冰解释,可看到叶帆一张似笑非笑的脸,薛冰脸又红了,狠狠捶了叶帆一拳。
“女婿”人长的精神,又有礼貌,薛冰还告诉二老,对方也是部队上的,是个少校。
少校是什么意思薛父薛母也不大清楚,不过寨子里有外边打工的年轻人悄悄告诉薛母,少校那可是跟镇长一个级别,好像还高点。
这话让薛母有些惊讶,镇长啊,那是好大的官儿,咱们家妮儿配得上人家么、
“胡说,我姑娘配个县长都有余!”薛父说,他原本觉得不该以官位的高低在评价女婿的优劣,只要对妮儿好那就足够了,但显然这道理在老婆子面前是讲不通透的。
晚饭几乎宴请了全寨人口,好酒好菜摆了满满当当摆了好几桌,薛冰告诉叶帆,但凡是村里边谁家来了贵客,都是要请村里老人们过来陪客人的。
当然,陪客人数的多少取决于请客人家在寨子里的人缘声望,以及客人的身份。
显然,薛爸薛妈在寨子里人缘极佳,或者是他这个“女婿”的身份极为贵重,总之,几乎全寨的人都来了、
当然,寨子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最多的是老人和小孩子,也就三四十口子,即便如此也是很盛大的场面,尤其是恰逢今天是周末,镇上上初高中的半大孩子们都回家。
薛冰是这些大山里的孩子心目中的偶像,是激励他们走出大山探索新世界的路标,尽管已经走出大山的薛冰对于山外世界的印象并不是那么好。
寨子里燃起了篝火,无论男女老少都在围着火堆尽情的唱歌跳舞,这里边薛冰也许不是跳的最好的,却是最受关注的一位,真的如同一只碧孔雀一般,在无拘无束的绽放着。
叶帆刚才在“晚宴”上喝跟寨子里的老人挨个敬酒,旧醅村酿味道偏甜,绝对没有压命大乌苏那强烈的后劲儿,但叶帆却觉得自己喝得多了些,看着眼前的篝火、舞蹈和欢声笑语让他迷醉。
盛会在深夜才散,薛母已经为叶帆收拾好了客房,虽然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但显然寨里的还保持着淳朴的规矩,在没有拿到那张纸的证明前,他们俩势必是要“分居”一夜了。
叶帆躺在薛母“精心”铺设的软床上,听着窗外不时拂乱树枝的风声,心似乎也有些烦乱不安,睁着眼,看着空空的屋顶,一直到深夜的时候,这才找个个盹。
他们在寨子里停留了三天时间,薛冰这才依依不舍地跟全寨人告别,回滨江的路上,薛冰小心地问着叶帆,她要不要陪他去他家里看看。
家!叶帆有些茫然,但还是点了点
这电话惹了不小的麻烦,夏天的时候,薛冰告诉爸妈她要参军入伍,征求父母的意见。
老俩口都是敦厚的山里人,孩子长大了路该怎么走,他们向来不会干涉,外边的世界对他们而言有些遥远而陌生,只能让孩子自己去闯。
虽然心里一直有着无法替孩子遮风挡雨的遗憾,但女儿在大小事情的选择上还是会征求父母的意见。
参军那事儿,他人不懂,但知道绝对是好事儿,解放军的形象在寨子里人眼中是无比高大的存在,何况,女儿说了入伍不是当兵,还是当官咧。
漾水塞这几十年里可还真没出过个官的,薛冰这可是头一份儿。头一份儿的重点大学学生,头一份儿的解放军军官,怎么能让父母不为之骄傲。
现在女儿隐约着意思是要带个女婿回来让二老把把关,那可不让两老人开心坏了。
他们不喜欢显摆,但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忍不住有想要分享的冲动,结果电话挂断一个小时不到,全寨三十来户人家都知道,漾水寨的碧孔雀要回窝喽。
于是在寨口,黑压压挤了一大片人,过节似的穿着盛装打扮着,甚至还有几个老人,吹着奇怪的曲子,听不懂曲子的意思,但喜庆的气氛是绝对杠杠滴。
这让失去了记忆的叶帆有些手足无措。
两人在热烈的氛围中被簇拥着进了寨子。
寨子的规模不大,还保持着原始朴素的风貌,尤其是圆圆的尖顶木制房,让叶帆极为好奇,东瞅瞅西看看,又现土老帽进城的本色。
“妮呀,不是说当了解放军么,为什么没穿军装?”薛母问。
“呃!”薛冰不知道怎么回答了,回家是一时兴起,出来的时候压根没带军装。
“阿姨,部队上有规定,非正式的外出,是不准穿军装的!”叶帆凑上来随便找个借口替薛冰解围。
“没事,没事儿!”薛母显然不想让“女婿”有误会的意思,忙道,但话里还是有些微微的疑惑。
“我们这里不兴叫阿姨的!”薛冰悄悄对叶帆说。
“阿姆好!”叶帆知错即改,果然这话一出,再加上叶帆双手奉上的“重礼”,薛母瞬间喜笑颜开。
薛冰脸上一红:“瞎叫啥呢?”
“你刚才不是这样叫的么?”叶帆问。
“那是妈妈的意思!”薛冰解释,可看到叶帆一张似笑非笑的脸,薛冰脸又红了,狠狠捶了叶帆一拳。
“女婿”人长的精神,又有礼貌,薛冰还告诉二老,对方也是部队上的,是个少校。
少校是什么意思薛父薛母也不大清楚,不过寨子里有外边打工的年轻人悄悄告诉薛母,少校那可是跟镇长一个级别,好像还高点。
这话让薛母有些惊讶,镇长啊,那是好大的官儿,咱们家妮儿配得上人家么、
“胡说,我姑娘配个县长都有余!”薛父说,他原本觉得不该以官位的高低在评价女婿的优劣,只要对妮儿好那就足够了,但显然这道理在老婆子面前是讲不通透的。
晚饭几乎宴请了全寨人口,好酒好菜摆了满满当当摆了好几桌,薛冰告诉叶帆,但凡是村里边谁家来了贵客,都是要请村里老人们过来陪客人的。
当然,陪客人数的多少取决于请客人家在寨子里的人缘声望,以及客人的身份。
显然,薛爸薛妈在寨子里人缘极佳,或者是他这个“女婿”的身份极为贵重,总之,几乎全寨的人都来了、
当然,寨子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最多的是老人和小孩子,也就三四十口子,即便如此也是很盛大的场面,尤其是恰逢今天是周末,镇上上初高中的半大孩子们都回家。
薛冰是这些大山里的孩子心目中的偶像,是激励他们走出大山探索新世界的路标,尽管已经走出大山的薛冰对于山外世界的印象并不是那么好。
寨子里燃起了篝火,无论男女老少都在围着火堆尽情的唱歌跳舞,这里边薛冰也许不是跳的最好的,却是最受关注的一位,真的如同一只碧孔雀一般,在无拘无束的绽放着。
叶帆刚才在“晚宴”上喝跟寨子里的老人挨个敬酒,旧醅村酿味道偏甜,绝对没有压命大乌苏那强烈的后劲儿,但叶帆却觉得自己喝得多了些,看着眼前的篝火、舞蹈和欢声笑语让他迷醉。
盛会在深夜才散,薛母已经为叶帆收拾好了客房,虽然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但显然寨里的还保持着淳朴的规矩,在没有拿到那张纸的证明前,他们俩势必是要“分居”一夜了。
叶帆躺在薛母“精心”铺设的软床上,听着窗外不时拂乱树枝的风声,心似乎也有些烦乱不安,睁着眼,看着空空的屋顶,一直到深夜的时候,这才找个个盹。
他们在寨子里停留了三天时间,薛冰这才依依不舍地跟全寨人告别,回滨江的路上,薛冰小心地问着叶帆,她要不要陪他去他家里看看。
家!叶帆有些茫然,但还是点了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