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天启骑士之三·饥荒(其四.2)(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地发现,“饥荒”最后的挣扎居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它在乔荞的进攻下既不能自保,也无力吸干乘客,它吸取的能量平均到每个人头上甚至不如一颗瓜子。

    “德古拉是一个恐怖的魔鬼,为了驱使我,每天都在给我灌输他那仇恨和残忍的价值观。但我其实是早慧的孩子,我在被他解救的时候就已经分得清善恶了。”

    “然而德古拉的替身太过恐怖,还有很多强大的替身使者为他效命,我无法打败他,也不敢暴露自己反对他。”

    “由于我当时很幼小,他在我的心脏植入了有监视功能的根须,所以心脏被破坏前我无法说出自己真正的想法,也不能把他的替身之秘告诉你们。”

    乔荞已经扑过去,不要命地用替身能力向阿麦菈输送生命力,她意识到自己可能杀错人了。

    “我其实一直都很向往你们的国度,所以被大人救出后我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学汉话上。”

    “我喜欢你们的唐诗宋词,喜欢你们的仁爱道理,喜欢你们的长江长城……”

    “有一位伟大的先知曾经说过,‘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我在这里真的看到了梦中之地。你们是英雄的人民,你们的勇敢和仁爱刻在了基因里,我很满足。”

    “看到你们,我就知道德古拉教给我的仇恨和杀戮都是错的。不靠这些,凡人也能创造和平的时代。”

    我能听出阿麦菈的气息越来越微弱,可她的眸子亮的像天上的星星。

    “我的名字,在迦南语里是‘希望’的意思。侵略者妄图熄灭我们的希望,但我在这里看到,我们的希望已经照进现实。”

    “其实我没有为德古拉杀过人,那些人都被我吓唬后,用替身能力送到了山野、境外躲藏,只要销声匿迹就没人知道他们的死活。”

    “我的仇恨是真实的,但我也始终坚持着内心对真善美的希望。我们不是强者,但依然崇尚宽恕和宽容,仇恨永远不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这小嘴叭叭的,跟哲学家似的。

    我是不吃这一套的,因为像我这样的恶魔,在任何文明里都是要下地狱的。

    同样的,像她这样美好的灵魂,即便是在这样幼小的年纪就被德古拉施以蛊惑和扭曲的教导,依然没有放弃心中的希望和宽仁,这样的灵魂也同样不可能为我所用。

    我不想遭到部下的背叛,更不想为自己平添一个敌人,所以我明明预感到她很可能是“友军”,也没有阻止乔荞的攻击。

    “我是一个早慧的孩子,可还没来得及接受教诲就被残忍地与族人分离……”

    “我的灵魂是没有归宿的,但我的希望会永远和你们同在。”

    “最后,我要把德古拉替身的秘密告诉你……它叫做‘月影花园’,在夜晚和月光下实力会更加强大。”

    阿麦菈的生命力持续流逝着,这个花朵般的生命即将归去天国了。

    乔荞此时也深刻地明白,自己的替身能力救不了一个遭受了致命伤的人。

    她放弃了传送生命力,转而把全部精力用在了减少阿麦菈死亡的痛苦上,给予她最后的宁静。

    象征着替身使者精神的“饥荒”重新浮现,暗蓝色的能量包裹住被我打碎的房门,竟然把它们奇迹般地修复了。

    我无法解释这是什么原理,为什么这个替身展现出了如此神奇、如此迥异于之前的能力?

    “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

    乔荞轻轻抱起了阿麦菈的身体,为她轻声吟唱起了异乡的《摇篮曲》,尽力温暖着她生命最后的时光。

    这个从小就失去了族人的孩子,在仇恨和罪恶的蛊惑下依然没有失去希望和善良。

    现在,她曾经没有归宿的灵魂重新获得了安宁——

    她将去往的天堂,是不分种族和国度,一切善良友爱之人的灵魂都为之共鸣的世界,远离尘世的纷扰。

    “晚安,妈妈。”

    这是我听到阿麦菈最后的声音。

    弥留之际,这个可怜的孩子或许看到了自己已经记不清面容的母亲吧。

    替身“饥荒”没有随着本体的死亡消散,它以一种我无法理解的形式化为流光,进入了乔荞的身体。

    为什么不是我呢?

    我的内心升起了一丝妒忌,但我也知道,我这样邪恶的灵魂是不可能与那样纯洁的灵魂共鸣的。

    “你看到了吗,‘饥荒’其实是一个很美的替身。”

    良久之后,乔荞才把阿麦菈的身体放在卧铺上,对我发出了意义不明的喟叹。

    我实在无法将那个暗蓝色的、枯瘦畸形的怪婴和“美丽”联系起来。

    但我知道,这个世界既然存在灵魂这类玄之又玄的东西,那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

    我邪恶的灵魂或许拥有强大的力量,可以凭借“视界”洞察许多幽微之事,但那些高尚者间发生的故事,我注定无缘得见。

    或许在乔荞眼里,“饥荒”这个替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