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计收章邯(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秦国灭亡,这无论是愚昧的人还是聪明的人都知道。

    现在将军您在朝廷内不能直言劝谏,在朝外是个使国家败亡的将领,

    孤立无援却还想长久生存,难道不可悲吗!

    将军您为什么不率领军队与诸侯联合,约定共同攻打秦国,瓜分秦国的土地。南面称王呢!

    这与自身遭受杀身之祸,妻子儿女被诛杀相比,哪个更好呢?”

    不得不佩服陈馀看问题透彻,他把章邯所处的危险环境,抽丝剥茧展现了出来。

    同时指明方向,让他投降项羽。

    原来陈馀和张耳分道扬镳后,为了散心,他就去了黄河边垂钓。

    陈馀权力欲很强,就如民国时期的袁世凯一样,交出了兵权,垂钓岸上,却时刻关注着时局。

    陈馀看出章邯早晚会投降项羽,既然如此,我何不助项羽一臂之力?

    假如事成,到时投在项羽门下,权当献上了一份投名状。

    章邯看罢信,长叹一声,信中内容深深打动了他。

    他把信收好,还要等司马欣带回来的消息~~

    咸阳城,丞相府门前。

    司马欣等了一个礼拜,一直等不到赵高召见,心中暗想赵高这是故意不见我。

    再等下去也没意义,见不到丞相更别想见皇上了。

    司马欣骑马往回赶。

    “好像哪里不对,赵高不见我,怎么他门前有十几个人暗中窥探我呢?

    司马欣多了个心眼,怕走大路不安全,专挑小路走。

    刚走出咸阳城,司马欣就看见赵高的侍卫队追了过去。

    根本没看到司马欣一行人。

    “好危险!如果我走大路,恐怕早做了刀下鬼!”

    赵高为何追杀司马欣呢?

    原来赵高根本就不见司马欣。赵高这几天没干别的,就是在二世面前说章邯的坏话。

    赵高怎么可能让司马欣向二世当面解释呢?

    司马欣刚起身往回走,赵高就下达了诛杀令~~

    司马欣死里逃生回到了章邯身边。

    司马欣惭愧道:“将军,我没有见到赵高和皇上,估计皇上已经被赵高所蒙蔽。

    之前赵高总是说天下太平,如今咸阳岌岌可危,他害怕秦二世追究其责任,势必把过失推给将军。

    司马欣果然聪明,他分析的和陈馀写的信内容不谋而合。

    章邯听到司马欣也这样说,顿时感到了绝望。

    司马欣望着章邯道:“将军,我们现在只有一条路可走。”

    “何路?莫非你让我……”

    “我相信将军也想过投降这个问题。”司马欣直击问题的核心。

    如今上天无路,下地无门,也只有投降这一条路可走了。

    “罢、罢、罢,先生安排人去请降吧,看看项羽提什么条件?”

    “将军,我曾和项羽的叔父项梁有一面之交,我愿前往楚营与项羽协商投降事宜。”

    “啥?你曾和项梁关系不错,我倒没听你说过。”

    司马欣开始向章邯讲述曾放项梁一事。

    原来秦灭楚后,项梁被关进了栎阳监狱。

    监狱长曹咎和项梁有交情,于是写信求长史司马欣帮忙放项梁出狱。

    司马欣给曹咎面子,释放了项梁。

    章邯听罢大喜道:“没想到先生和项家还有这层关系,那就烦请先生去楚营走一遭吧!”

    书说简短,司马欣作为谈判代表就来到了楚营。

    范增和项羽正在大帐中说话,士兵通报称司马欣求见。

    但见范增拍手大笑道:“司马欣做说客来了。然后他伏在项羽的耳边,说如此这般这般如此……”

    “传司马欣进见。”

    司马欣进大帐拜见项羽。

    司马欣也不磨叽,想要个投降高价,结果被项羽狠狠怼了回去。

    “先生,不是看在你曾救过我叔父一命,我是不会接受章邯投降的,

    我和章邯有杀亲之仇,把他千刀万剐方解我心头之恨。”

    项羽故意不接受投降。

    范增一看火候差不多了,忙出来打圆场。

    说将在外,各为其主。谁和谁也没有私仇。

    章邯也是身不由己,如果贤侄无处发泄怒火,那就等攻下咸阳宣泄一番吧!

    此时项羽唱红脸儿,范增唱白脸,这是他们之前就套好的话,就是要演给司马欣看。

    目的就一个,让他降低投降的条件。

    范增怕戏演过了头,急忙给项羽使了眼色,意思是差不多就行了。

    于是双方定下了招降日期。

    公元前207年,章邯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最终选择了向项羽投降。

    最初章邯想保留投降的20万秦军,却被项羽坚决拒绝。

    项羽害怕这些降卒谋反,命令英布、蒲将军坑杀了20万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