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收宛城、破峣关(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就这样,张良打点行装,跟随刘邦队伍西进而去~~~

    刘邦听说项羽带部队往河南这边赶了过来,心中着急,想马上出函谷关进入关中。

    张良忙劝阻道:“大王不可操之过急,越是靠近关中越危险,切忌走周文的老路。”

    一句话勾起了刘邦的回忆。

    想那陈胜起义时,周文急功冒进,结果孤军深入,兵败被章邯斩杀。

    “依先生之计……”

    “大王,为今之计应该先攻下南阳郡,招兵买马壮大队伍,为进入关中打基础。”

    张良道。

    刘邦点头称是,然后采取张良之计,转攻南阳郡。

    ……

    书说简短,南阳郡守吕齮(yi)被刘邦打败,带着残兵败将退守到了宛城。

    刘邦急着赶路,准备继续向西挺进。

    此时张良劝阻道:“沛公放弃宛城是错误的决定,你细想,一旦进入陕西境内,

    前有秦军把守,后有宛城追兵,两头夹击,后果将不堪设想。”

    刘邦一琢磨,是这个理,不巩固后方只顾往前冲,这和狗熊掰棒子有什么区别?

    到头来还不是两手空。

    刘邦采取张良计策,把旗帜换成秦军的旗帜,趁吕齮放松警惕,迅速包围了宛城。

    当时吕齮还在睡觉,他认为刘邦已经开拔西进,可以高枕无忧矣!

    于是放心睡了个好觉。

    还在做梦,刘邦耍了个回马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宛城。

    吕齮发现已晚,长叹一声,我命休矣!

    罢、罢、罢!生而何欢,死而何惧?三十年后我吕齮又是一条好汉。

    想到此,吕齮抽剑要自杀。

    就在危机时刻,只听有人喊了一声:

    “主公,切莫寻死,还不到死的时候。”

    话落人到,郡守一看,是自己的门客陈恢。

    春秋战国或者秦末这些门客,相当于主人的谋士,薪水都由主人出。

    吕齮平时很器重陈恢,知道他有才能。

    陈恢长揖到底,劝郡守不要着急寻短见,说他能说服刘邦化干戈为玉帛。

    吕齮说等他的好消息。

    说实话,谁不知道好死不如赖活着呢?

    安顿好主人,陈恢登上城头,坐在筐里,让士兵顺城墙放了下去。

    这边刘邦的士兵,马上把陈恢带去见刘邦。

    陈恢见到刘邦,做了自我介绍,然后开始发挥他的说客功夫。

    大概意思是:沛公你攻宛城,将损失惨重,吕郡守决心挺大,誓与城池共存亡。

    你看陈恢上来先吓唬刘邦一顿。

    然后陈恢话风一转,说如何劝降吕齮收复宛城,那么沛公有三利,

    刘邦问:“哪三利?”

    以利减少伤亡,保存西进的实力。

    二利没有后顾之忧,还让吕齮管理南阳郡,沛公可放心大胆进入关中之地。

    三利沛公收复其他城池。

    陈恢说南阳郡下辖十几个城池,如果南阳郡归降了沛公,还有赏赐,

    并且百姓安宁,接下来将没有人拼死抵抗,南阳郡起到一个示范作用。

    有这三利,沛公何乐不为呢?

    刘邦大喜,对陈恢长揖到底。

    “还请先生再跑一趟,传我的命令,封南阳郡守吕齮为殷侯,赐先生食邑千户。”

    陈恢谢过。

    宛城收复,刘邦从张良计,发布安民告示:

    “所有将士们听命,不许伤害百姓,不许滥杀无辜!”

    这种方针政策,为刘邦进咸阳后,立下“约法三章”打下了基础。

    陈恢为主人谋得爵位,南阳郡兵不血刃归到了刘邦麾下,其他城池纷纷效仿。

    招降南阳郡,为刘邦西进扫清了障碍,其后方根据地算是稳了。

    ……

    刘邦收复南阳郡的同时,听说项羽打到了开封,猜测项羽的作战路线是,拿下开封后直接往西打,从函谷关进入关中。

    最初刘邦也想从函谷关进入到关中,等打下辗辕关后,张良劝说刘邦要稳固后方根据地,

    这才往南打,收复了南阳郡。

    如今听说项羽往函谷关这边进发,他怕和项羽军队相遇发生冲突,

    于是选择从南阳一直往南走,从武关进入到关中。

    刘邦这样选择是正确的。

    函谷关是进入咸阳的东大门,有秦国重兵把守,刘邦“避重就轻”,

    一来可以避免和项羽硬碰硬,二来有南阳郡做后盾,进可攻,退可守,无后顾之忧~

    话说刘邦、张良率军来到了武关。

    武关是从东南进入关中的重要关口,是秦国“四塞”之一,秦楚咽喉要道。

    位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东南部。春秋时期建关,当时名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