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韩信拜帅(2/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越送去了将军印,自此彭越就归顺了齐王田荣。

    田荣是项羽封侯后,第一个站出来叫板项羽不公的人。

    看来田荣比刘邦牛批,刘邦被贬封汉中不敢吱声。

    不过二人有实质上的差别,刘邦隐忍只是暂时的,刘邦能忍一时之辱,是为了将来一冲飞天。

    还有一个人对项羽封侯不满意,此人就是原来的赵国将军陈馀。

    项羽封诸侯时,把张耳封为了常山王,管辖赵地,定都信都,后改名襄国(今河北邢台市)。

    项羽让原来的赵王歇挪屁股去代地为王,仍号赵王,定都代郡(今张家口蔚县一带)。

    各位留意到了吗?项羽封侯时,使用的手法是让“王”手下的将军,来瓜分旧“王”手中的资源,

    目的就是拉拢将军为他所用,借机削弱旧王的权力。

    张耳当了常山王气坏了陈馀。

    当时陈馀被项羽封了个侯,侯在王之下。

    陈馀只管辖南皮的三个县,比张耳权力差太多了。

    这时有人拱火道:“老陈,你曾经和张耳平起平坐,现在你看人家张耳被封了王,

    再看你,只是个侯,一块打拼天下,结果却不一样,项羽分配不公啊!”

    陈馀本来就有气,前有张耳收其印信的余怒,加上一些人的拱火,陈馀决定教训张耳。

    找谁帮忙呢?陈馀心想我只有三个县的武装力量,和张耳死磕岂不是找死吗?

    张耳就想到了田荣,田荣不是和项羽闹掰了吗?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

    张耳就派谋士夏去游说田荣,说项羽封侯不公,把将军封为王,分给好地方,把原来的旧王迁到不好的地方。

    你看项羽把张耳封到好地方,把赵王歇封到苦寒之地,

    项羽大封天下应该公平公正,他却反其道为之,希望齐王借我一支队伍,助我消灭张耳迎回赵王……

    田荣正想联合赵国对付项羽,这正是打瞌睡有人送枕头,

    田荣做了个顺水人情,发兵助陈馀攻打张耳,结果张耳不敌陈馀,弃城而逃。

    陈馀就把赵王歇从代地又迎了回来,复立赵王歇为赵王,

    赵王歇对陈馀感恩戴德,拜陈馀为丞相,将代地封给了陈馀,封陈馀为代王,号成安君。

    赵王歇为人懦弱,陈馀不敢离开上任代地,于是选择留下辅佐,

    陈馀就让谋士夏,以相国的身份管理代国。

    还有一件事说明项羽不是主持正义的人。

    燕王韩广,不是项羽的心腹,项羽封侯时,把自己的手下大将臧荼封为了燕王,让原燕王韩广挪屁股迁往辽东,

    韩广不愿意去,臧荼大怒,带兵攻打韩广。

    韩广不支败逃,结果被臧荼快马赶上一锤子砸死。

    事后项羽非但没有处罚臧荼,反说臧荼杀得好。

    总之一句话,项羽封诸侯时没有做到公平公正,致使群雄心怀不满,这也为项羽以后败给刘邦埋下了伏笔~~~

    ——

    刘邦进驻汉中后,虽然以仁义治国,无奈这个地方实在太贫瘠,每天有大批人逃离。

    此时刘邦手下将领韩信进谏,此韩信,是已经死去的韩国襄王之孙,不是萧何月下追的那个韩信,

    为有所区别,人们称韩国襄王之孙韩信为韩王信。

    韩王信进谏刘邦道:“汉王,汉军里面的士兵多来自山东,这些士兵都盼着东归。

    你看别的诸侯都封了一个好地方,项羽却把汉王封在这里,这与“贬谪(zhe)流放”何异?

    汉王,再不想办法咱们就老死在这里了,趁一息尚存,望汉王速做决定!”

    “你以为我愿意待在这里吗?现在我们实力不如项羽,你说如何才能重回关中呢?”

    刘邦反问道。

    突然士兵惊慌来报:“报汉王,两天不见丞相萧何了,不知他上哪里了!”

    刘邦大惊,心说莫非这家伙也扛不住跑了?

    随即刘邦派士兵去找寻萧何。

    一天过去了,萧何音信皆无,急得刘邦抓耳挠腮。

    就在第二天中午,萧何跌跌撞撞跑了进来。

    刘邦一看萧何灰头土脸满身尘土,喜出望外道:“你小子总算回来了,你是不是也要逃跑?”

    “汉王,我要是逃跑还回来吗?我是在去追一个人”

    萧何道。

    “你看我急昏了头,是这么个理,你去追谁呢?”

    刘邦问。

    “我去追一位大英雄,只有这位英雄才能助汉王成就霸业。”

    萧何道。

    刘邦一听喜上加喜,道:“丞相回来了,还带回了一个,这是上天助我有一送一吗?”

    刘邦开玩笑道。

    “萧何,英雄何在?我要见他一见。”

    刘邦急切道。

    “汉王你让我歇会行不?我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