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韩信拜帅(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实手下,

    进汉中后,夏侯婴被刘邦封为列侯,号昭平侯,又担任太仆(负责皇家马厩,养马和训练马匹)~~~

    说回韩信,韩信是最后一个被砍头的,当行刑刽子手举起屠刀砍韩信脑袋时,韩信大喊道:

    “汉王正是创业需要人才的时候,难道就这样杀了一位英雄吗?”

    夏侯婴一看韩信长得威武身材,隐隐有种王者之气,心想前面砍了12人,唯独这个人喊冤,

    莫非这是天意刀下留人?

    夏侯婴就蹲下身和韩信聊了起来,他发现韩信胸怀大略,兵书战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人才啊人才!

    于是就请示刘邦刀下留人,刘邦觉得多杀一个或少杀一个无所谓,

    再说一个炊事班长能造什么反呢?放了他吧,这样韩信就逃过了一劫。

    韩信继续当他的炊事班长。

    夏侯婴觉得韩信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就把韩信推荐给了丞相萧何。

    这不还没等萧何说服刘邦重用韩信,韩信觉得自己没有前途。

    在一个月明之夜,他背上铺盖卷,没通知萧何一声,悄悄地走了。

    “我是一粒蒲公英,悄悄地来,悄悄地去,天地之大却没有我存身之所,拜拜了,我不带走一片云彩!”

    韩信悲从心来,不由唱了出来。

    话说萧何去找韩信谈心,却发现韩信不见了,床上没有他的铺盖卷,心中一下子就明白了。

    “信,你咋这么傻呢?我还没来得及向汉王推荐,你咋不辞而别呢!?”

    萧何牵过一匹快马,飞身而上,打马去追韩信。

    说这话的时候,韩信已经走出了百里路,萧何在月下跃马而追。

    对于萧何来说,韩信就是他眼中的宝。

    有句话叫做“千金易得,一将难求。”萧何认定韩信有西周丞相姜子牙之才,错失韩信等于错失了一个朝代。

    萧何心急如焚,“啪啪”不断用马鞭抽打马屁股。

    “马儿你快些跑,追上韩信给你加料吃!”

    萧何自言自语道。

    眼瞅着前面影影绰绰有一个人在行走,萧何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谢天谢地,终于追上了韩信~~~

    ……

    刘邦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精彩的故事,催促萧何继续往下讲。

    萧何道,我还讲什么呢?这不把韩信追回来了。

    “汉王,能不能重用韩信,拜韩信为将?”假如汉王不能重用韩信,那么韩信还是留不住,他一定还会走。

    刘邦连忙道,“丞相认为韩信有才能,那就是有才能,我听丞相的安排。”

    我就纳闷了,丞相为何对韩信的过往了如指掌呢?

    萧何微微一笑道:“汉王别忘了,在阿房宫里我抢救了许多秦国书籍和各地方志,里面就有韩信祖上的资料。”

    刘邦佩服地点点头。

    “丞相受累了,你为国家追回了栋梁之材,来,以茶代酒敬丞相一杯。”

    君臣二人相谈甚欢。

    “丞相,明天你让韩信到我这里报到吧。”

    刘邦说道。

    “等等,汉王你说啥?让韩信登门拜访?不可!牛人脾气大,韩信一生气甩手不干了咋整?”

    萧何没想到刘邦这么没诚意。

    “丞相的意思是让我去请韩信?”刘邦问。

    “汉王,欲成大事,就得拿出点诚意来,不然怎能感动韩信为你披荆斩棘呢?”

    萧何劝刘邦礼贤下士。

    “好好好,我的丞相,我不但去请,我还要去拜,行了吧。”

    萧何笑称:“对,一定要拜,还要筑坛拜!”

    公元前206年,刘邦选了一个黄道吉日,沐浴更衣,清水洁面,

    搭高台为道坛,手捧帅印,气宇昂昂地走上了高台。

    当时军中将士们都听说刘邦要拜帅,像老将周勃、灌婴、樊哙等人,觉得元帅非自己莫属,

    一个个穿得干干净净,打扮得漂漂亮亮,等着刘邦任命为元帅。

    谁知一宣布名单,走上来接过帅印的是名不见经传的韩信,

    众人不服,但是也没有当场发飙。

    这样说吧,刘邦任命元帅的仪式搞得很隆重,给足了韩信面子。

    当时刘邦当着三军将士们说:“以后韩信就是元帅,他的命令就是我的命令,他说什么,大家要听,否则军法从事!”

    众人同声“遵命”。

    仪式结束,大家散去,刘邦喊住韩信,问:“韩元帅,你打算用什么办法带领将士们杀回关中?”

    这个问题问的好,萧何说韩信能力大,但是刘邦没有见识过,只是听萧何说如何如何。

    刘邦虽然拜了韩信为元帅,但是心里还是没底,想摸摸韩信有几斤几两?

    “汉王,你说你和项羽谁的能力大,还有谁的军队实力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