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周亚夫闪亮登场(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磨磨。

    她挥挥手,示意袁盎退下。

    到现在他也没办法治袁盎的罪。

    人家袁盎事先声明,杀不杀晁错你自己拿主意,并提醒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袁盎果然精明!早就为自己找到了脱罪的理由。

    现在说啥都晚了,人死不能复生。

    景帝也是事急智浑,杀了晁错,恰恰让吴王看到了他的软弱。

    吴王对文景二帝的怨气瞬间膨大。

    “奶奶滴!爷俩都是怂包!他爹给我送手杖,怕我摔倒。

    当儿子的,说杀就杀了大臣,不讲君臣情义,这样的人也配当皇上?”

    吴王亲点大军,自称东帝,非要和景帝争个高低!

    吴王树起反叛大旗,其他六国也抛弃了“清君侧”的谎言,旗帜鲜明,就是要夺景帝的江山。

    万分危机时刻,景帝想起了老爹的遗言:

    “三年后,东南有变,可用周亚夫。安刘平乱非亚夫不可!”

    此时周亚夫还是保卫长安的中尉。

    “来人!快请周亚夫。”

    时间不长,周亚夫着一身戎装到了,原来他正在各处巡视。

    “周将军,七国叛乱威胁到了国家安全,你父子都是大汉的良臣猛将,如今国家命脉系于尔身。”

    景帝真会捅词,一个劲地给亚夫戴高帽。

    不过也确实如此,此时的周亚夫,如同当年的他爹周勃,周勃“安刘灭吕”立下了头功。

    这回平七国之乱,景帝把所有的赌注都押在了亚夫身上。

    景帝心中祈祷:能赢不能赢,就看亚夫了。

    景帝提高嗓门道:“周亚夫听封,朕委任你为太尉,整军待命。”

    “臣,遵命?”周亚夫立马接受了任命。

    ……

    送走了亚夫,景帝寻思一周犯了难。

    当年跟随高祖干革命的老臣们,基本都见马克思去了。

    如今是文臣武将青黄不接。

    想当年高祖干革命时,丞相萧何、陈平,武将周勃、灌婴,配合的天衣无缝,不用高祖操心。

    你看现在,武将还有谁?

    丞相陶青能打仗吗?廷尉张欧能打仗吗?

    国家安定时,一个个站出来争的像个乌眼鸡。

    如今爆发叛乱,一个个老太太吃冰糖——闷了口!

    景帝想了许多,抱怨没有一个能帮上手的。

    景帝抱怨的时候是否想到过自己。

    有一个忠心耿耿的晁错,还被他无情斩杀了!

    ……

    吴王刘濞率军渡过了淮河,与楚王刘戊的军队汇合,两军并做一军往攻梁国。

    梁国是汉朝诸侯国中面积最大的一个诸侯国。

    梁国的范围大致包括今河南省东部、山东省西南部、安徽省北部一带。

    都城在睢阳,即今河南商丘睢阳区。

    当年还幸亏文帝听从了贾谊之言。

    贾谊让文帝让次子刘武,与小儿子刘揖的封地连在一起。

    当时刘揖因病去世,没有子嗣。

    两国合并,加封刘武为梁王,其封地可抵御诸侯国的叛乱。

    贾谊深谋远虑,如今梁国派上了用场,梁王刘武凭一国之力抵抗着吴楚联军的西进。

    无奈吴楚联军太强大,梁王求援快报飞入未央宫。

    这时景帝成了协调军队的总指挥,急忙命周亚夫火速前往梁国救援。

    亚夫领命而去。

    景帝屁股还没坐稳,齐国求援信到了。

    “皇上,我顶不住了,快派兵来救!落款是齐王刘将闾。”

    “呜呼!天要灭我大汉!谁还能带兵呢?”

    景帝犯了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