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齐王家的丑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武帝元朔二年,刘彻任命主父偃为齐国丞相。

    “主父大人,齐王刘次昌年龄还小,你要耐心辅佐他,小孩子任性,你受累了。”

    “皇上,放心吧,臣一定不辜负你的寄托。”

    刘彻最会说官话,其实他烦透了这些远房亲戚。

    刘次昌是齐悼惠王刘肥的曾孙,其父刘寿去世后,次昌袭爵为新齐王。

    这一年次昌18岁。

    主父偃是齐国人,这次任齐相,算是衣锦还乡。

    不知咋滴,村里的乡亲们得到了主父偃回来的消息。

    “哥几个,听说咱村里那个穷小子主父偃荣归故里,咱明天迎接去,说不定能得到赏钱。”

    主父偃的父母,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也得到了消息,和乡亲们一起敲锣打鼓出城迎接。

    主父偃远远听到锣鼓喧天,转头道:“王管家,去前面看看什么情况?”

    不一会,王管家气喘吁吁跑到主人面前,

    “老爷,我打听清了,前面是您的父老乡亲和兄弟姐妹,敲锣打鼓欢迎您归来。乡情真好。”

    主父偃一听来气了,“呸!想当初,我快饿死了,却没一个人送来一口馍馍,

    亲人,兄弟姐妹,老乡,朋友,我统统没有!这些势利小人,真令人作呕。”

    “转道走,不理他们。”

    主父偃走小路,直接去了相府。

    傍晚,齐王为主父偃迎风洗尘。

    “丞相,以后咱就是一家人了,我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的,请多多包涵。”次昌怯生生道。

    诸侯国的丞相,等于是朝廷派来监视诸侯王的人,相当于纪检委书记,

    诸侯王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国相的眼睛。

    国相不定期向皇上汇报诸侯王的情况,所以诸侯王都巴结国相,免得他们向皇上说坏话。

    按皇室宗族辈分来说,齐王刘次昌是刘彻的远房堂侄。

    次昌的母亲是纪太后,老太太很强势,常常与家人为一点小事就动用家法,是个狠毒的女人。

    次昌的王后是舅舅家的女儿,是纪太后一手操办的。虽然亲上加亲,但次昌一点也不喜欢表妹,结婚后就没同过房。

    纪太后为了防止儿子和其他女人乱搞,想让儿子冷静下来接纳王后,就让出嫁的大女儿回来看着儿子。

    次昌的姐姐执行母亲的命令,就把弟弟后宫所有的女人赶走了。

    次昌没女人相伴,突生邪念,居然和姐姐滚了床单。

    有句话纸终究包不住火,有一次主父偃找次昌有事,无意撞破了姐弟奸情。

    不过这事还是瞒过了纪太后。

    ……

    长安长乐宫,刘彻的同母异父姐姐金俗,带着女儿娥子进宫看望母后王太后。

    “娘,你看我带谁来看你了?”

    “姥姥,您吃了吗?近来身体可好?”

    “哎呀喂!我外孙女来看我了。”

    娥子年方17岁,小姑娘长得细眉秀眼,像一朵含苞待放的牡丹花。

    “快进屋,快进屋,王管家,倒茶。”

    金俗就和老娘坐在炕边唠起了嗑,娥子则和宫女一边讨论新衣服去了。

    “俗儿,娥子也到婚配年龄,为娘想让娥子嫁个诸侯王,你觉得谁家孩子合适呢?”

    “娘,我也不知道,全凭娘做主。”

    金俗就把女儿的婚事托付给了母后~~~

    过了几天,王太后和身边的宦官徐甲谈起了这件事。

    “太后,我是齐国人,我知道一个人合适。”

    “~谁——?”

    “太后,齐王刘次君与娥子岁数差不多,要不我去齐国走一趟,促成这门婚事?”

    “徐公公,劳烦你走一遭,咱是皇家贵戚,你去劝齐王下聘书,纳娥子为王后。”

    “太后,你放心吧,我这就动身前往。”

    书说简短,徐甲就乘车来到齐国。

    “噫!齐府扩大了,我小时候,齐府没这么富丽堂皇。”

    “时过境迁啊!”徐甲无限感慨。

    门人赶紧进去通报。

    噫!这不是主父偃大人吗?主父偃也看到了徐甲。

    主父偃急忙迎上去:“徐公公,那股香风把你吹来了?哈哈!”

    “主父大人,你能来我就不能来了?”

    徐甲就把太后外孙女娥子的婚事说了一遍。

    主父偃一听,马上想到自己女儿也没找到合适的郎君,于是托徐甲也为自己的女儿求婚。

    徐甲心说“捎带脚,何乐不为呢?”于是满口应承了下来。

    二人握手道别。

    “晚上我请客。”主父偃补上了一句。

    徐甲“噔噔噔”直奔纪太后的住处。

    “梆,梆,梆,”太后开门。

    “~吱扭,”门开了。

    “太后一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