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大侠郭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主父偃虽然死了,但是,他提出的迁徙豪强地主到茂陵的建议,依然在执行!

    朝廷原则上,先从大户、有声望的豪强下手。

    这时中原大侠郭解,不想背井离乡迁到茂陵。故土难离,穷家难舍,人之常情。

    郭解是今河南济源市轵城镇人,西汉时称河内郡轵县人。

    “郭爷,看来朝廷要玩真的了,要不托个门路?”郭解的铁哥们李三担心道。

    “托谁的门子呢?”

    “郭爷,我听说皇上对汲黯言听计从,何不托汲黯的门子。”

    “行吧,你去跑一遭吧,钱不是问题,多带点。”

    李三邻居家的儿子,是汲黯的侍卫长,于是李三就托他走汲黯的门路。

    常言道,“人托人能上天”,李三邻居家的孩子办事效率很高,他找到汲黯。

    “汲大人,这是郭大侠的一点心意,请笑纳。”邻居之子把金条推在汲黯面前。

    “你这是弄啥?”

    “大人,我是受人之托,郭大侠没别的意思,请您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让他别迁到茂陵去了。”

    汲黯一听为这事,忽地站起来,把桌上的金条塞在“侍卫长”怀中,往外就赶。

    “别的事好说,阻止朝廷办事万万不能,走去去,把金条给姓郭的退回去,该搬迁一个也跑不掉!”

    郭解不甘心,带上重金亲自找到了大将军卫青。

    卫青是武人,敬重郭解是个大侠,拒绝了他的重金。

    然后对他说:“我试试为你求情,成与不成你多担待。”郭解千恩万谢而去。

    到了第二天,卫青去未央宫前殿拜见刘彻。

    “卫将军,这么早进宫有事啊?”

    “回皇上,确实有点事。”

    “说吧,啥事?”

    “陛下,那中原郭解可不是什么豪强,他是穷人,别迁移他了。”

    刘彻一愣,他知道郭解的大名,心里马上明白了。摆摆手示意卫青可以走了。

    望着卫青远去的背影,刘彻笑着对身边的谋士道:

    “郭解能劳动大将军卫青,还说不是豪强?穷人能攀上卫青这层关系吗?”

    从这,刘彻下定决心要杀郭解,并把杀郭解这事交给了廷尉张汤去办~~~

    郭解何许人?为何刘彻非要弄死他呢?

    郭解在当时可是一位牛叉人物,人称郭大侠,被年轻人追捧为偶像。

    他小的时候,有位算命先生看到他的面相,然后看了他的手掌纹,转身对郭解的父亲说:

    “这孩子命中杀人如麻,你们教育好了,可能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大侠,否则是一位凶徒。”

    顺带提一嘴,郭解的姥姥是西汉着名的女相师许负。

    没错,就是为周亚夫和文帝的男宠邓通看相的那个女人。

    高祖刘邦封许负为鸣雌亭侯。

    有了算命先生的警告,郭父郭母尽心竭力教育儿子做个好人。

    无奈天不假人,郭解在15岁就失去了双亲。

    无人拘束,之后他像脱缰野马一样,满世界行侠仗义或者啸聚山林杀人放火。

    你说怪不怪,郭解个子不高,相貌也不凶恶,却有股令人不寒而栗的杀气。

    百姓说他劫富济贫,官府视他为绿林土匪。

    转眼十几年过去了,长大的郭解心智成熟,逐渐收敛了自己的行为,

    杀人放火的事少了,转而为百姓平事出头做主。

    比如谁家为房角地界打了起来,甚至要动刀子,只要郭解出面调解,双方都给他面子,主动退后几步和解。

    换做其他人就调解不成。这就是威望在那摆着,不服气不行。

    有一次,有钱有势的老张和同村土豪老李,为买卖土地起了纠纷。

    两家都觉得有实力,非干到底不可,扬言不服气拉到野外火拼。

    县长去说和,约好在县衙喝“和事茶”,谁知县长的话不好使,两家都不买账,都摔了茶杯。

    有人就找到了郭解,让他去调解一下。

    郭解二话不说,“噔噔咚”就来到了老张家。

    “啪、啪、啪——”敲门。

    “吱扭”一声。

    “唉呀!郭爷来了,有失远迎,请进,请进。”张财主客气道。

    到了屋里,郭解开门见山道:“张哥,给个面子,别和老李再闹了,差不多就行了!”

    老张也是满腹牢骚,说了老李一些不是。

    “张哥,咱不唠这些了,前边勾了,后面抹了,看以后的。”

    “郭爷,你出面管这事,我能说啥?行,只要老李不再找我的事,这事就算过去了。”

    郭解趁热打铁,如法炮制说服了老李。

    老李道:“郭爷,啥也不说了,你来到我这里,和老张的事就算结了。”

    郭解自然高兴,临出门,他突然想起来了,回身对老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