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萧望之,服毒自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元帝这个人智商低,可不是一般的低!

    既然你冤枉了萧望之,如今放了出来,就别再提及这件事了。

    谁愿意伤口上撒盐呢?

    元帝肯定不会主动提这件事,不过,石显和史高会主动忽悠他。

    “陛下,既然错了,就错到底,坚持错误也是一种美德,

    死不认账,可防止臣子们胡言乱语。”

    “对,对,没有人知道咱们做错了。”

    随后,萧望之被剥夺了一切职务。

    刘向和周堪也被削职为民。

    萧、周小团体瞬间灰飞烟灭。

    就在释放萧望之半年左右,元帝想再次起用他当丞相。

    “望之是我的老师,对他不能太狠!”元帝是这样想的。

    这可把石显和史高吓坏了,心说千万不能让萧望之当丞相。

    他当了丞相,还不报复死咱俩吗?

    就在这时候,望之的儿子中郎,散骑萧汲,不断上书为父亲喊冤叫屈。

    他在鸣冤状上写道:

    “陛下,乃父一心为国鞠躬尽瘁,心底无私,却遭奸人迫害。

    如今虽被释放回家,但朝廷没有恢复乃父清白之身。

    望陛下惩治凶手,为吾父洗去不白之冤。”

    石显第一个看到了这份鸣冤状,急忙找到史高商量对策。

    “史大人,斩草不除根,春风春又生,萧望之不死,咱们就别想消停!”

    “石公公,以我看应该从萧望之儿子下手。”

    “你是说让萧汲闭嘴。”

    “不,不,让他大声喊冤去吧。

    咱们从皇上身上入手,说服皇上和咱们一起搞死萧望之。”

    石显和史高最后商定,抓住萧望之的儿子到处喊冤这件事,对萧望之发起最后一击。

    二人觐见元帝,跪倒磕头道:

    “陛下,萧望之结党拉山头是有证据的,陛下可查看廷尉审讯记录,

    他在狱中亲口承认有罪,如今释放回家却不知悔改,怂恿他的儿子到处喊冤叫屈,

    陛下,不让他有点挫折感,以后无论当什么官,他都不知道有所收敛。”

    元帝忧虑道:“这如何是好?怎样才能让他的儿子闭嘴呢?”

    “陛下,何不吓唬一下萧望之,就说把他重新收进监狱。”

    “石显,我了解老师的脾气,他刚烈的性格,有可能做出不理智的举动。”

    元帝不无忧虑道。

    “陛下,又不是真的关押他一年半载,吓唬一下,警告而已。一个礼拜就放了。”

    石显比元帝更了解萧望之,他知道萧老师宁死不屈。

    他正好要利用萧的这种性格,来置他于死地。

    “好吧,就听你的。”元帝不知石显的阴险用心传旨把萧望之重新收监入狱。

    传票就送到了萧望之手上,当时他的学生朱云来看望老师。

    朱云,鲁国人,在当时也是一个着名的人物,他以直率和勇敢而闻名,

    年轻时任侠仗义,好事坏事都干过。

    到了而立之年,开始收心养性,师从萧望之学习《易经》和《论语》。

    后来在石渠阁与五鹿充宗辩论,朱云用他丰富的儒家知识,驳得五鹿充宗哑口无言。

    最后朱云夺得头筹,被元帝任命为五经博士。

    五鹿充宗是西汉大臣和学者,复姓五鹿,名充宗,字君孟。

    以善辩着称,官至尚书令,少府、位列九卿。

    五鹿充宗与石显是铁哥们,显贵一时。

    说回话题,此时萧老师愤怒异常,询问朱云该怎么办?

    朱云正色道:“老师,您曾教导我,士可杀不可辱,你要问学生该怎么办?

    我认为自杀明志,让陷害老师的人看看,文人是有风骨的!”

    我去!还有学生劝老师自杀的,朱云这家伙不怕死,他这位老师也不怕死。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萧老师也来劲了。“游,”游是朱云的字。

    “游!快给我拿来鹤顶红,一刻我也不想活了。老师我位极人臣,当政十余年。

    我活了六十岁,如今让我再次入狱受辱,我、我丢不起这个人!”

    过了一会,朱云回来了。“老师这是您要的鹤顶红,”朱云递给老师毒药。

    萧望之满怀悲愤,一仰而尽,一代名臣就此魂飞天外。

    这一年,是元帝登基的第二年,始元二年。

    老师饮毒自杀的消息就传到了元帝耳朵里。

    元帝后悔不迭,痛哭流涕,传召石显、史高问责。

    二人跪倒在地脱帽谢罪,说自己判断失误,实在没想到萧老师是个刚烈的汉子……

    元帝只是哭个不停,像个犯错的学生,中午饭都没吃。

    依我看来,元帝就是弱智的学生,他真想为老师报仇,杀了石显和史高不就oK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