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李偲偲的指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陆政言这辈子都没有想到,自己能在公堂上见到李偲偲。

    当李偲偲出现的那一刻,陆政言又惊又怕,脸上的表情精彩至极。

    以他对李偲偲的了解,她这么爱书瑜,这次逮着机会,一定会展开疯狂的报复。

    公堂之上,他甚至想到了官家会让他怎么死。

    思绪飘忽得很远......

    “...李锦安并非我儿陆书瑜。”

    什么?

    陆政言以为自己耳朵出了问题,艰难的转过脑袋狐疑的看着李偲偲。

    此刻她不是应该抓住机会,狠狠的坐实了李锦安的身份吗?

    只听得她说:“回大人,民妇不敢撒谎。这女子虽和我的书瑜有三分相似,可是我的书瑜若还在世,现在应该二十八岁了。这女子看起来只有十八九岁的模样,我倒是想她就是书瑜,那样的话,我这个为人母亲的也能少受一点思念之苦。”

    这话说得情真意切,还恰到好处的落下泪来,让人看不出来她是在说谎。

    其实她说的也不全是假话,她确实是这样想的。

    不过,女儿能活着她就已经很满足了。

    陈淮中气十足的道:“李偲偲,你可想清楚了,今日你的言论会被记录在案,若有虚假,一切后果由你自行承担。”

    李偲偲跪在地上挺直了脊背,不卑不亢的答道:“民妇所言,句句属实。这女子,实在不是我的书瑜。”

    陆政言眼睛一亮,“偲偲,真的?”

    李偲偲没有理会陆政言,他也丝毫没有被人驳了面子的恼怒,心里只开心自己终于洗清了西夏探子案的嫌疑,和李锦安摆脱关系了。

    陈淮似乎有些不信,锐利的眸光扫向李偲偲,他道:“若她不是陆书瑜,那陆书瑜的墓,为何是一座空坟?”

    陆政言又是一阵心慌,额头上都布满了冷汗。

    李偲偲不急不徐的道:“小女在世时曾说想要看看大宋的大好河山,作为母亲,我亦不忍心她一个人孤零零的躺在地下。遂在书瑜离世后不久,我便将她尸身挖出,以另外一种形式让她去看了大宋的山河。”

    李锦安看着李偲偲决绝的面庞,心中一阵酸楚。尤其是李偲偲落泪之后,看得人心里不禁泛起一丝同情。

    陆政言也有一瞬间的动容,其实他心里明白,这个李锦安就是陆书瑜。

    只是他不知道她为什么没有死,现在竟然变成了李锦安出现在他面前。

    现在李偲偲站出来为他作证,他现在也想明白了,无非就是怕这件事情牵连到自己的儿子罢了。

    陆政言还在庆幸着自己生了一个好儿子,若不是他,李偲偲肯定会借这个机会弄死他,整垮陆家。

    最后,李锦安也瞅准时机,站出来坦言承认,“回大人,就如这位夫人所说,民女并非她的女儿。民女此举,实属无奈,出言污蔑陆大人,也只是因为民女在经营铺子的时候,听得客人提了两句嘴而已。若不出此下策,民女恐性命不保。”

    陆政言彻底懵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她为什么要承认自己同陆家没有关系?难道仅仅是因为不想看到李偲偲被牵连进来?

    陈淮微眯着眼问道:“性命不保,是有人要借皇城司的手铲除你吗?你且说来,本官自会为你做主。”

    现在撇清了自己同陆家的关系,若这个时候再供出是陆书茉,那就太没意思了。

    而且,还有可能会牵连到谷岩。

    李锦安摇头佯装不知:“民女不知,或许是生意场上的仇家。”

    陈淮等一众人等点头思索。

    而谷岩也适时站了出来,将一份折子递到了陈淮等一众主审的手里。

    “各位大人,据下官探查,这李锦安就是均州郧乡县一个普通的小老百姓。因父母双亡,这才不得已来临安投奔亲戚,哪知临安的亲戚早就搬走了,有因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和她有着相似命运的女子,二人在临安结伴开了间酒肆,卖酒以度日,若说她是西夏探子,实在牵强呐!”

    谷岩的一番话,这些大人自然是认的,在座的人几乎都喝过清欢酒家的酒,而且折子和卷宗上都盖着公章,即使这李锦安的身份有假,只要没有犯太大的罪,他们也不愿意为了一点小事去得罪人。

    陈淮合上折子,义正词严的道:“既是误会,也证实了李锦安并非西夏探子,和那桑兰毫无干系,也算还了你二人清白。只是......”

    他话音一转,“虽然你事出有因,但是诬告朝廷命官,也是犯罪,依照列律,现在罚你十板子,你可愿意?”

    谷岩和池怀北还有李偲偲悬下的心又紧了起来,谷岩急忙上前一步,道:“大人,这李锦安的事情无足轻重,可以先放一放,下官有事禀报,这可比李锦安重要多了。”

    偌大的公堂顿时鸦雀无声了。

    “下官要举报江州刺史陆政言收受贿赂,且数额巨大,在职期间还苛捐杂税,搜刮民脂民膏,行为极其恶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