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上车(1/2)
大学时,良友烟要6块钱一盒,现在3块,可能是刚上市不久。
吴华掏出10块钱买了三盒,又买了包火柴。
店主见一小孩子出手阔绰,连买三包良友烟,既惊讶又羡慕。
平时这烟少有人整包买,他都是拆开来按根卖,1毛5一根。现在三包一下卖出,心里既激动又嫉妒吴华的富有。
店主直咽口水,恨不得尝一口,但烟太贵,他自己都舍不得抽。
看出店主的心思,随手丢给他一根,转身离开。
店主拿着烟,望着吴华远去的背影,愣住了。
8点,吴华离开宾馆,往芜江车站走。宾馆离车站不远,步行十多分钟。
那时车站管理宽松,没客车时出口大门常开,吴华直接进了站,朝运转室走去,他得先问清楚2302次在哪条轨道发车。
刚到运转室门口,一个提着小锤的检车员走出来。吴华连忙上前问:“师傅,2302次在哪条道发车啊?”
检车员扫了吴华一眼,见他有礼貌,边走边随口答:“两5!”
吴华以前在芜江站干过,知道“两5”就是10道。
大站的到发线超过10条时,为了避免“10”和“4”的发音混淆,通常用“两5”替代,就像算术里的“二五一十”。
吴华对芜江火车站的布局了如指掌,他绕过几排长长的火车,来到了第10轨道。
这时候,2302号列车已经编组完毕,守车后面站着十几个人,男女老少齐全,吴华猜他们大概都是等着搭车的。
这会儿,运转车长还没现身,那些想搭车的人谁也不敢擅自上守车。
铁路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车长没同意就私自上车,是对车长的不尊重,不管是谁介绍的,车长都会不留情地让人下去。
这群人里,有的是要搭车的乘客,有的是来送行的车站员工,大家聚在一起闲聊。
这时,一个背着煤桶的守车预备员从守车上下来,他的工作是给守车添煤和生火。
他走到一位女士旁边,和她聊了起来。
不一会儿,运转车长提着公文包走来,守车预备员连忙迎上去说:“张师傅,我老婆和她妹妹想去奉阳进货,您能带上她们吗?”说着,他从裤兜里悄悄掏出一包烟塞给车长。
车长瞄了一眼烟,揣进口袋里,说:“今晚挺冷的,给守车多加点好煤!”
守车预备员回答:“张师傅,您放心,今天我给您加的都是大同块好煤。”
这时,其他人也围上来和张车长攀谈,有的是他认识的人送来的,有的直接递烟给他。张车长一一回应后,上了守车,那些搭车的人也跟着上了车。
吴华却没有上车,他知道车长待会儿还要下来核对车辆情况,便留在原地。
张车长挂好信号灯,提着手信号灯下了守车,吴华一看机会来了,赶紧上前说:“张师傅,我想搭您的车去奉阳!”边说边拿出两包良友烟塞给他。
张车长用手信号灯一照,看清是良友烟,心里暗喜,刚才那十几个人给的烟加起来也没这两包值钱。本打算客气一下,但见吴华出手阔绰,便说:“你上去吧,自己找个位子。”说完,提着信号灯去检查车辆了。
吴华没想到张车长这么爽快,他原本还准备了一张十元钞票以防万一,结果根本没用上。他很庆幸这次没遇到像吕山东子那样难缠的车长,这一关算是顺利通过了。
吴华上了守车,发现座位都被占满了,还有七八个人铺着报纸坐在地上,他无处可坐,只好靠着火炉栏杆站着取暖。守车里的炉火正旺,车厢内温暖如春。
八点五十分,张车长回到守车,检查完风表和设备,确认无误后下车。看到助理值班员发出发车信号,他用手信号灯打出绿色灯光,向司机示意出发。
随着火车汽笛长鸣,轰隆隆的巨响中,列车缓缓启动,速度逐渐加快,不久便驶离车站,消失在夜色中。
守车内没有灯,只有炉膛里偶尔掉下的火星闪烁着微弱的红光,映照着每个人的脸庞。吴华的手已经暖和了,由于炉火越来越热,他便离炉子远了些。张车长脱下皮大衣垫在椅子上,用手信号灯照明,开始卷旱烟。
吴华见状,掏出那盒已开封的良友烟,上前说:“张师傅,来,抽我的,卷烟多麻烦啊!”边说边弹出一支烟递过去。
张车长放下卷了一半的旱烟,接过吴华的烟:“不麻烦,反正坐着也是坐着,卷烟正好打发时间。”张车长家里开着小店,收到的整盒烟他都舍不得抽,拿回家卖了。
吴华给的两包良友烟他本不打算抽,没想到吴华还有散装的。
吴华给张车长点烟,他环视车内,见有三个男人坐着,便过去敬烟。
三人一看是外国烟,连忙道谢接过。吴华又看了看几位女士,东北女性抽烟的不少,他想着别落下任何人,便拿着烟去请女士们抽。
重生后的吴华其实不想再抽烟,觉得抽烟对身体没好
吴华掏出10块钱买了三盒,又买了包火柴。
店主见一小孩子出手阔绰,连买三包良友烟,既惊讶又羡慕。
平时这烟少有人整包买,他都是拆开来按根卖,1毛5一根。现在三包一下卖出,心里既激动又嫉妒吴华的富有。
店主直咽口水,恨不得尝一口,但烟太贵,他自己都舍不得抽。
看出店主的心思,随手丢给他一根,转身离开。
店主拿着烟,望着吴华远去的背影,愣住了。
8点,吴华离开宾馆,往芜江车站走。宾馆离车站不远,步行十多分钟。
那时车站管理宽松,没客车时出口大门常开,吴华直接进了站,朝运转室走去,他得先问清楚2302次在哪条轨道发车。
刚到运转室门口,一个提着小锤的检车员走出来。吴华连忙上前问:“师傅,2302次在哪条道发车啊?”
检车员扫了吴华一眼,见他有礼貌,边走边随口答:“两5!”
吴华以前在芜江站干过,知道“两5”就是10道。
大站的到发线超过10条时,为了避免“10”和“4”的发音混淆,通常用“两5”替代,就像算术里的“二五一十”。
吴华对芜江火车站的布局了如指掌,他绕过几排长长的火车,来到了第10轨道。
这时候,2302号列车已经编组完毕,守车后面站着十几个人,男女老少齐全,吴华猜他们大概都是等着搭车的。
这会儿,运转车长还没现身,那些想搭车的人谁也不敢擅自上守车。
铁路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车长没同意就私自上车,是对车长的不尊重,不管是谁介绍的,车长都会不留情地让人下去。
这群人里,有的是要搭车的乘客,有的是来送行的车站员工,大家聚在一起闲聊。
这时,一个背着煤桶的守车预备员从守车上下来,他的工作是给守车添煤和生火。
他走到一位女士旁边,和她聊了起来。
不一会儿,运转车长提着公文包走来,守车预备员连忙迎上去说:“张师傅,我老婆和她妹妹想去奉阳进货,您能带上她们吗?”说着,他从裤兜里悄悄掏出一包烟塞给车长。
车长瞄了一眼烟,揣进口袋里,说:“今晚挺冷的,给守车多加点好煤!”
守车预备员回答:“张师傅,您放心,今天我给您加的都是大同块好煤。”
这时,其他人也围上来和张车长攀谈,有的是他认识的人送来的,有的直接递烟给他。张车长一一回应后,上了守车,那些搭车的人也跟着上了车。
吴华却没有上车,他知道车长待会儿还要下来核对车辆情况,便留在原地。
张车长挂好信号灯,提着手信号灯下了守车,吴华一看机会来了,赶紧上前说:“张师傅,我想搭您的车去奉阳!”边说边拿出两包良友烟塞给他。
张车长用手信号灯一照,看清是良友烟,心里暗喜,刚才那十几个人给的烟加起来也没这两包值钱。本打算客气一下,但见吴华出手阔绰,便说:“你上去吧,自己找个位子。”说完,提着信号灯去检查车辆了。
吴华没想到张车长这么爽快,他原本还准备了一张十元钞票以防万一,结果根本没用上。他很庆幸这次没遇到像吕山东子那样难缠的车长,这一关算是顺利通过了。
吴华上了守车,发现座位都被占满了,还有七八个人铺着报纸坐在地上,他无处可坐,只好靠着火炉栏杆站着取暖。守车里的炉火正旺,车厢内温暖如春。
八点五十分,张车长回到守车,检查完风表和设备,确认无误后下车。看到助理值班员发出发车信号,他用手信号灯打出绿色灯光,向司机示意出发。
随着火车汽笛长鸣,轰隆隆的巨响中,列车缓缓启动,速度逐渐加快,不久便驶离车站,消失在夜色中。
守车内没有灯,只有炉膛里偶尔掉下的火星闪烁着微弱的红光,映照着每个人的脸庞。吴华的手已经暖和了,由于炉火越来越热,他便离炉子远了些。张车长脱下皮大衣垫在椅子上,用手信号灯照明,开始卷旱烟。
吴华见状,掏出那盒已开封的良友烟,上前说:“张师傅,来,抽我的,卷烟多麻烦啊!”边说边弹出一支烟递过去。
张车长放下卷了一半的旱烟,接过吴华的烟:“不麻烦,反正坐着也是坐着,卷烟正好打发时间。”张车长家里开着小店,收到的整盒烟他都舍不得抽,拿回家卖了。
吴华给的两包良友烟他本不打算抽,没想到吴华还有散装的。
吴华给张车长点烟,他环视车内,见有三个男人坐着,便过去敬烟。
三人一看是外国烟,连忙道谢接过。吴华又看了看几位女士,东北女性抽烟的不少,他想着别落下任何人,便拿着烟去请女士们抽。
重生后的吴华其实不想再抽烟,觉得抽烟对身体没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