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机车汽笛长鸣,列车缓缓启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谈话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曹郭庆部长与吴正国一切都按组织程序进行,先是分析形势,接着是鼓励激励,最后提出期望。

    一旁的张明处长负责记录整个过程。

    程序结束后,曹郭庆部长说:“吴正国同志,请你尽快交接手头的工作,6月1日前到芜江省报到,任职手续张处长已为你准备齐全,你可以检查一下。”

    吴正国虽不清楚任职具体需要哪些手续,但红头正式的任命文件必不可少。

    张明一一取出文件袋中的材料,向吴正国逐一说明,吴正国这才弄清了整个流程。

    最后,曹郭庆起身与吴正国握手:“吴正国同志,希望你到芜江省后能发挥所长,团结同事,勇于开拓,为芜江的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应有贡献!”这次握手,曹郭庆显得格外有力,可见对话中他对吴正国印象不错。

    与之相比,姚副部长与吴正国的谈话则显得匆忙些。

    他已54岁,一辈子都在铁路系统工作,再有一年就要退休了。

    他是从芜江铁路分局一步步走上副部长职位的,算是吴正国的老上级。

    他与吴正国的谈话省去了繁复的程序,更像是拉家常,言语间对吴正国转战地方表达了惋惜之情,不过惋惜归惋惜,见吴正国安排得不错,还是给予了鼓励。

    吴正国了解姚部长对铁路的感情深厚,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铁路运输事业,即将离别,内心满是依依不舍。

    聊得差不多了,姚副部长看了看表,说:“吴正国,我马上要主持一个电话会议,具体情况高部长会和你详谈。

    晚上我和高部长将陪你一起去奉阳,宣布辽东铁路局的人事调整决定,路上我们再细聊!”

    送走了姚副部长,吴正国与高部长的谈话变得轻松起来。

    毕竟吴正国是要离开铁路系统了,高部长简短地走完流程后,二人便聊起了家常。

    通常情况下,一个铁路局长调离,关于继任者的选定,组织部会征求原局长意见。

    吴正国一想到自己即将离去,就琢磨着想帮老搭档宋长江一把!

    眼下,辽东铁路局局长的人选已定,显然并未征询吴正国的意见,吴正国不禁暗自感慨,看样子自己一去地方工作,就不算铁路系统的人了,连这些建议权都没了。

    但他十分好奇究竟是谁接替了他的局长位子,心中隐约还对宋长江抱有一丝期待。

    于是,吴正国直截了当地问:“高部长,如果不方便就算了,但我很好奇,部里安排谁来接我的班呢?”

    高部长望了吴正国一眼,说道:“虽然辽东铁路局的人事调整要等到明天姚部长和我到奉阳时才会公布,但对你没必要保密。

    经研究决定,现任辽东铁路局党委书记梁向前同志将接替你的局长职务,同时,铁道部宣传部副部长王丰同志将赴任辽东铁路局党委书记一职,其他人员暂时不变。

    王丰同志晚上会和我们一起乘车前往奉阳履新。”

    吴正国不由自主地轻轻叹息,抬头看向高天明,问道:“高部长,部里没考虑从内部提拔一位党委成员吗?”

    高天明答道:“这个问题部里也有讨论,但考虑到辽东铁路局刚升级为副部级不久,局内副职刚晋升正厅级不久,直接提拔为副部级并不合适,因此决定派遣王丰同志前去担任党委书记,这属于平级调动。”

    吴正国点了点头,说:“原来如此啊!”语气里满是感慨。

    高天明瞥了吴华一眼,思考片刻后缓缓道:“吴局长,你心里的念头我明白。

    你这一走,确实太突然,部里这样安排,也只是临时过渡。

    本来这些话不该由我说,但你现在转到地方工作了,说给你听听也无妨。”

    吴正国抬眼望着高天明,眼神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高天明接道:“吴正国,你作为辽东铁路局局长,近来工作上的确理顺不少。

    可你也清楚,辽东铁路局干部的问题多多,部里早有心解决,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时机。

    这次你突然调离,也并非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因此部里暂且这样过渡一下,待将来机会成熟,再做全面调整。”

    回奉阳的夜车仍是吴正国来时乘坐的那一趟,列车抵达北都休整一日,晚间返程,被称为11次列车。

    李段长、副手、车队长及范师傅等人恰巧同车回奉阳,便顺势成了陪同领导、服务领导的角色。

    姚副部长及其随员占用了两个包厢,高部长一行同样占了两个,吴正国与林国正共住一间,王丰及两位宣传部派送他赴奉阳上任的同事则占了一个,几乎占据了软卧车厢一半的包厢。

    直至深夜十一点,吴正国才从与姚副部长的深谈中返回包厢,躺在床上却辗转难眠。

    林国正已知吴正国即将赴地方任职,因调动太过仓促,未能替林安排一个好职位,这让吴正国心中多少有些歉疚。

    林国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