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重赏工匠,犒赏三军(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包括朱克清在内,等到众人再一次从头晕目眩中清醒过来,已经是一刻钟后了。

    清醒过来的朱克清在心底发誓,这辈子再也不在溶洞开会了。

    尤其是人数上千的会议!

    这下可好,全员内伤。

    散会了以后还得给每人发一碗牛奶解除负面状态,这谁受得了去……

    没辙,自己约的,含泪也得打下去。

    自己召开的会议,怎么说也得开到底。

    于是乎,在所有人都从头晕目眩的负面状态暂时挣脱出来后,朱克清又开口了。

    只不过这一次不是征兵,而是发赏钱。

    在朱克清的示意下,刘举人捧着一根卷轴站了出来,展开卷轴便开始朗读。

    “太孙教日,诸臣民悉知:”

    “今清妖横行,逆天悖理,篡夺明室正统,恶行昭昭,于华夏大地肆意妄为,致我大明万万百姓于水火,民不聊生。”

    “然天佑大明,今有天工部匠人竭心尽力,铸得新式火枪。”

    “此火器精妙绝伦,性能卓越,填弹仅需短短一息,却可五百步外射杀甲胄齐全之精兵,我大明有此国之重器,何惧清妖!”

    “今本宫下令,重赏天工部众匠人,凡天工部之所属,每人赐足金五两,匠师则倍之,大匠师再倍之,以彰其不世之功!”

    “望天工部着贤等再接再厉,为我大明再铸利器,本宫亦不吝封赏!”

    “天王城诸军亦当以此火器为倚仗,整军练武,待时机成熟,挥师北上!”

    “灭清妖伪廷,复我大明江山,还天下苍生太平盛世!”

    “钦此!”

    所谓的太孙教令,自然是刘举人写的。

    毕竟朱克清只会“奉天承运”那套,但是那玩意儿可是皇帝用的。

    好在朱克清手底下有个举人老爷会写。

    好歹也是从千军万马中考出来的,各种制式的公文书写还不是手拿把掐。

    不过随着刘举人宣读完教令,广场中的百姓们也是一片哗然。

    不光是因为刘举人宣读的教令内容,更多的则是因为,在刘举人的身边,原本一座被黑布蒙上的小山包,此刻已经被人掀开。

    在火把光亮的映照下,众人这才看清。

    那普通小山一般的东西,居然是一堆金光闪闪的钱币。

    黄金自带的金属光泽是那么诱人,让人根本无法转移视线。

    金子!

    一座小山一样的金子!

    哪怕大多数人都没见过,但是都能想到这是什么东西。

    这不禁让所有人都傻了眼。

    这得是多少金子啊!

    而且这些金子都是用来赏赐工匠的?

    匠人的地位还不如农民呢!

    殿下居然会如此厚赐那些匠人?

    大部分百姓都是这么想的,只有那些义军头领和那些跟清兵打过仗的义军不一样。

    他们这会儿也是目瞪口呆,不过不是因为台上的黄金。

    而是教令中提到的火枪。

    填弹只需要一息,可毙敌于五百步外。

    这哪里是什么火枪?

    这踏马可是神器!

    之前要是有这东西,清狗能这么猖狂?

    如果真的有如此效果的话,相比于火枪的恐怖威力,这样的赏赐反而是有些少了。

    别说是十两二十两,就算是千两万两也不为过啊!

    所有人都沉浸在震惊当中,而刘举人这边儿还在继续宣读教令。

    只不过教令换成了另外一张。

    “太孙教令,四海臣民共鉴:”

    “自清虏破关,践我中原大地,山河蒙尘,苍生泣血,明室倾颓,已二十六载。”

    “然幸有忠勇之将、义肝之民,心向大明,矢志不渝,组义军奋起抗敌,无畏清虏伪朝之逆贼,卫我社稷,护我黎庶。”

    “诸义军将士,于国难当头之际,披坚执锐,冲锋陷阵,不顾生死,诸壮士之豪情壮志,昭如日月,本宫深念之!”

    “又有诸多乡野英杰振臂一呼,豪杰景从,率众人勇抗伪清,更是功不可没。”

    “今本宫下令,大赏义军。”

    “凡义军成员,每人赏足金一两;前义军领队倍之;前义军首领,再倍之!”

    “义军成员之家属亦同受赏,与义军成员赏赐等同。”

    “此等赏赐,乃彰诸君忠义之举,愿众将士及家属感吾皇恩,继守初心。”

    “吾等当同仇敌忾,待驱逐鞑虏!”

    “复我大明朗朗乾坤之日,诸君皆为功臣,世受荣禄,福泽绵延!”

    “钦此!”

    这张教令一出,溶洞里又是一片哗然。

    按照这个说法,岂不是每人都有钱拿?

    在短暂的哗然后,缓过神来的百姓们就要谢恩。

    好在朱克清提前开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