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军力最强的居然不是军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毕竟哪怕是老兵,也无非就是比新兵们早入伍几天罢了。

    换句话说,都是些新兵蛋子。

    哪有什么新老高低之分啊……

    不过让朱克清意外的是,从天王城调过来的新兵居然不是六百,而是七百人。

    换句话说,现在的天王城里,只剩下了一百新兵留守。

    要知道,天王城那边儿马上可是要送去四万俘虏的啊!

    一百新兵真的能镇的住这帮人吗?

    朱克清顿时皱起了眉头,开口打断了几人的交谈,说起了天王城防务的问题。

    而对于朱克清的担心,苏太安表示这并没有什么问题。

    朱克清回天王城的时候,一直在忙着搞地下铁路的事情,只听取了神兵部和天工部这两个部门的工作汇报。

    但是天王城眼下的武装力量,可不仅仅只有神兵部这么一支。

    由夏旺财掌管的掌刑部,本来就是负责治下地区的维稳的。

    在神兵部招募了八百新兵的同时,还有掌刑部也募集了五百青壮,并发放了武器。

    只不过因为建武一式步枪必须要优先提供给作战部队的原因,掌刑部那边儿的治安部队只列装了一批鸟铳。

    都是从八旗汉军手里缴获来的,作战部队也看不上那玩意儿。

    在仓库里放着也是放着,不如交给掌刑部那边儿发挥一些余热。

    而且在当下的时代,鸟铳这款武器也不算是过时的东西。

    康雍乾三朝用的不都是这东西?

    维护一下治安,看管一下俘虏这种小事儿用这玩意儿就够了。

    至于人手不够的问题……

    实在不行不是还有天工部吗?

    天工部可是最不缺少武器装备的,甚至比作战部队手头的武器库存还要多。

    而且这些武器本身就是这些工匠制造出来的,使用方面自然不是问题。

    甚至可能比刚刚接触这些武器的新兵蛋子用得还熟练。

    近三百名正式工匠,每个工匠手底下还有三到五名学徒。

    整个天工部将近一千五百人,清一色都是体格健壮的青壮。

    只要配上天工部库房里的武器,那不就是正儿八经的士兵吗?

    加上掌刑部那边儿,就是两千人了。

    再加上建武一式步枪每分钟十几发的射速,还有正在批量制造的克清一式野战炮。

    更别说还有各种各样的新式兵器正源源不断的被天工部的匠人们制造出来。

    建武一式转轮手枪,一炸一大片的新式轰天雷,哪一个不是近战的大杀器?

    有这样的兵力火力,用来看守四万手无寸铁的俘虏,属实没什么可担心的。

    对于苏太安的说法,朱克清也是一脸认同的点了点头。

    不过表情方面多少带着点儿古怪。

    主要是朱克清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手下最强的军事力量居然不是军队,而是工厂!

    这事儿上哪儿说理去……

    当然了,这也只是暂时的。

    天工部的发展是要受制于工匠数量的,相比之下,招兵可就简单多了。

    刚刚在张老蔫和苏太安说话的时候,朱克清就听到了。

    神兵部这边儿马上又要扩军了!

    之前说过,有一些执行漳州府城执行任务的义军市场里被同乡认出来了。

    而这些士兵的熟人,现在已经被以家庭为单位,控制在了漳州城军营内。

    人数不多,一共只有七千出头。

    其中青壮的数量占到了七成左右。

    毕竟这里面大部分百姓都是迁海限界令的受害者,被清廷派兵驱赶到这里来的。

    以清兵的尿性,遇到那些老弱病残什么的,基本都是一刀砍了,哪有机会活命……

    能活着离开故乡的,基本都是壮年,就连孩子都不多。

    至于女人为什么也不多……

    那就是懂的都懂了。

    而在这两天的时间里,这些百姓也一直在听已经投靠在朱克清麾下的同乡讲课。

    对朱克清本人和天王城势力的认可度也是节节攀升。

    尤其是对于当兵这件事儿,更是无比热衷。

    没办法,这就是乱世。

    万贯家财,也抵不过一把刀,一支枪。

    更别说百姓们也没有什么万贯家财。

    有军饷发,能吃饱饭,手里有兵器。

    这几个条件足以给百姓充分的安全感。

    什么好男不当兵什么的,那纯属是吃饱了撑的。

    放在乱世里试一试?

    当兵虽然有风险,要拿命拼不假,但是如果不当兵,自己的命也不一定咋回事儿。

    或者说随时可能被当兵的拿走。

    这样的事情,他们已经见过太多了。

    匪过如篦兵过如筛,可不是开玩笑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