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少帝权臣议三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好!”

    康麻子兴奋的大吼一声,声音在殿内回荡,仿佛要冲破这重重宫墙。

    而后,他目光如炬,坚定地看着鳌拜。

    “鳌爱卿,朕知你对朝廷忠心耿耿。”

    康麻子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

    “但是这三藩之事,毕竟关系到江山社稷的安危,朕总不能坐视不管。”

    “朕想听听你具体有何应对之策。只要爱卿对策合适,便宜行事之旨即可下达!”

    鳌拜一听这话,心中顿时一乐。

    他暗自思忖,心道若能掌控三藩之事的处理权,便可进一步扩大势力。

    这小皇帝……还嫩着呢!

    当然了,他表面上却不动声色,恭敬地微微低头,沉吟片刻后,才开口说道。

    “陛下,依老臣之见,可先派人暗中调查三藩的动向,收集确凿证据,若他们真有谋反之心,再出兵征讨也不迟。”

    “在此期间,不妨对他们加以安抚,赏赐一些财物,让他们放松警惕。”

    鳌拜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同时密令各地满城做好最坏打算,如汉藩所在之地的浙闽总督,云贵总督等,还需下旨回京一趟,以便共同商议对策。”

    “最好再从关外抽调部分兵力,填补西南和东南防务之缺,尤其是东南沿海!”

    “全国各地的绿营,也应当立刻集结开拔,向汉藩之地秘密进军!”

    鳌拜越说越兴奋,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还有,汉藩一乱,保不齐海外郑明也会闻风而动,此等助力,汉藩必然不会放过,此乃朝廷心腹大患,我等不得不防!”

    “以老臣之见,应当速传滞留京城的红毛夷传教士觐见,面授机宜,催促红毛夷履行数年前之协定,助力朝廷攻略东宁!”

    东宁,就是后世的台湾岛,眼下就是老郑家的地盘儿。

    鳌拜的计划自然是先稳住三藩,再寻找对自己有利的时机。

    至于打仗的事情,肯定是不能让自己人冲在最前头的。

    先是关外驻军,再是各地绿营,甚至连荷兰人都想到了。

    就是绝口不提自己身边的满洲八旗。

    如此计划,是个人都能看出来,就是为了明哲保身,爱惜自己羽毛的举动罢了。

    不过面对鳌拜这不加掩饰的小心思,康麻子却是微微点头。

    “爱卿此策尚可!”

    康熙目光深邃,仿佛能洞察一切。

    “但朕以为,不能仅仅依靠安抚,主要还是得加强的军事部署,以防万一!”

    “同时,要整顿朝廷内部,确保政令畅通,以便在关键时刻能迅速做出反应。”

    “再就是汉藩在朝廷内也多有党羽,交好的大臣也数不胜数,为了防消息走漏,让这些逆臣狗急跳墙,绿营还是少动为妙。”

    “要说朕最放心的,还得是和先皇一起从祖地杀出来的旗人们,其余都不可信!”

    “所以这调兵遣将一事……朕以为,还是以自己人为主,爱卿你说呢?”

    康麻子心中坚定,他可不能让鳌拜牵着鼻子走。

    鳌拜闻言心中却有些不满,他觉得康麻子过于年轻,有些想法过于天真。

    满洲八旗,怎么可能是这么好动的?

    承平了快二十年,那可是整整一代人!

    从龙入关的那些老杀才们,还有几个能提的动刀的?

    至于后代就更不用说了。

    都是太平日子养出来的三老四少,享福还可以,遛鸟逗狗他们倒是专业的。

    但是这种拼命的事儿让他们上?

    开什么玩笑!

    有几个能正儿八经打仗的?

    不过鳌拜也不得不承认,康麻子的话有一定的道理。

    最起码在忠诚这件事儿上,还得是旗人自己最靠谱。

    所以即便是心中不屑,但是鳌拜也还是点了点头。

    “陛下圣明,老臣自当全力协助陛下处理此事。”

    鳌拜嘴上虽然这么说,但心中却在盘算着如何在这场风波中保住自己的地位,如何利用这个机会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势力。

    康熙看着鳌拜,心中明白他的心思。

    他知道鳌拜在朝堂上势力庞大,很多官员都对他唯命是从,尤其是满洲八旗出身的贵族们,更是以鳌拜为主。

    如今面对三藩的问题,康麻子必须要巧妙地利用鳌拜的力量,但是同时又不能让他过于专权。

    至于怎么不让他专权……

    呵呵,让鳌拜亲自将自己的心腹朋党们送到战场上,人心不就散了吗?

    等到那时候,那些不再唯鳌拜马首是瞻的满清贵族们还能依靠谁?

    当然是自己这个正牌皇帝了啊?

    想到这里,康麻子心中就无比激动,语重心长地说道。

    “鳌爱卿,朕对你寄予厚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