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雄心未酬(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自己的继位者手里,既然不能够北伐灭金,那么在国内做点修修补补,也总比啥不做好吧。

    赵昚用人,已经不再考虑什么主战,主和了。他一直都在物色,可以让南宋的经济突飞猛进的人。

    直到任用王淮为相时,便不再频繁地换相了。

    王淮做事,兢兢业业,克己奉公,从来都不结党营私,他劝赵昚,要把刑律和官员的任免,牢牢掌握在皇帝的手里面。

    刑律决定着公平,若是让某些人执掌,会滋生出一些冤案,直接影响着老百姓对朝廷的信赖。

    官员问题,到了北宋后期,竟然会出现太监卖官,重臣卖官的现象。那些不学无术,贪得无厌的人,仗着家里的银两,当上去了,可想而知,会造成多大的危害。

    赵昚接受了王淮的建议,为了发展经济,他亲自过问农业生产,想尽法子,让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王淮刚直不阿,在朝野有很好的名声,经过王淮的治理,国力快速地提高。

    只是,朝廷虽然提倡加强军事实力,但由于多年以来,并没有什么战事,军备方面顶多也就是对各地的军官进行了整治。

    赵昚看到经济发展起来,却一天天的觉得理政无聊无趣,这做皇帝,更是没有意思。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