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辩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讲台下方,宁洪波刚刚下来,刚刚演讲完的于建飞教授迎了上来道,

    “宁老,这年轻人看着年龄不大,跟这些大学生看起来差不多,能行吗?”

    “小于啊,你把“吗”字去掉,张阳肯定能行!”

    宁洪波笃定道,“你知道你老师的芯片项目为什么会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吗?”

    于建飞不解道:“为什么啊?”

    “就是因为这个年轻人!”

    老人笑着答道,但他看到对方一脸不可置信的神色后,拍了拍对方的肩膀道,

    “小于,你要知道,现在电脑技术在咱们国内一直存在着两种发展路线,”

    “一种是贸工技,既指先做生意,实现一定盈利,求得生存,然后再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同时进行销售,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另一种则是技工贸,即先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生产出产品后进行销售,实现新技术、新产品的盈利。”

    “这两种路线无关对错,只是实现方式不同罢了!”

    “而你老师则是技工贸坚定的支持者!”

    “说实话,以咱们国家现阶段的国情,技工贸这种方式并不适合咱们国家......”

    “咱们国家太穷了!没有足够多的钱来支撑研发新技术!”

    “但国家还是给予了你老师很大的支持,只是因为这个年轻人提出的一下观点,被国家采纳了!”

    于建飞只知道老师突然收到了国家下发的研究任务,其中原因他并不清楚,

    此时,听到宁老竟然知道其中原因,迫不及待的刨根问底起来,

    “宁老,这年轻人提出了什么观点,竟然能引起国家的重视?”

    老人喝了一口水,笑道:“小于,你是做芯片研究的,摩尔定律你应该知道吧?”

    “嗯,我知道,宁老!”

    于建飞大致描述的一下定律的核心内容,

    “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在大约每经过18个月到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

    “也就是说,处理器的性能大约每两年翻一倍,同时价格下降为之前的一半。”

    “嗯,是这么说的!”老人点点头,继续道:“你知道张阳的论断吗?”

    于建飞好奇点头,

    “按照他的论断,这个过程会在芯片形成产业链后进一步加快,甚至不用18个月,可能只需要半年就能翻一倍......”

    “也就是说,一旦国内芯片落后一步,不用太久,只需要两年,咱们就彻底跟不上世界的脚步......”

    “以后便是一步慢步步慢,咱们的芯片产业也就很难在世界上立足了......”

    老人的讲述,让于建飞心惊肉跳,

    他没想到一个技术方面的问题,能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博弈,

    这时,又有一个问题在他脑海中浮现,

    “宁老,如果咱们生产不出来,可以从国外买吗?”

    “买?呵呵,这又不得不回到那个发展路线的问题上了,”

    老人冷笑道,

    “贸工技在现阶段虽然说是一个很好的路线,但它只针对于民用方面!”

    “如果是军用方面呐?”

    “咱们会把手中武器上的关键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里吗?”

    于建飞不解道:“有这么严重吗,宁老?”

    “前两年大漂亮战争中的电子战,你应该知道吧,他们的电子战技术跟芯片有很大关系。”

    老人解释,眼中有一丝无奈。

    于建飞立时明白芯片研究的重要性,慎重道:“宁老,我明白了,我们会努力的!”

    然而,这时老人却更加无奈道:“明白了又有什么用,关键是国家现在穷啊,投入的资金有限,跟国外比起来,我们必定还是会落后不少......”

    老人把目光看向讲台上的张阳,眼中带有一丝期望 。

    讲台上,张阳听到台下学生们的议论,脸上露出笑容道:“大家是不是不知道我们朝阳科技是干嘛的?”

    台下哄笑声一片,“对啊!”

    “我们朝阳科技目前的产品,主要是Vcd!”

    “大家是不是不知道Vcd是什么东西,”

    “这么说吧,Vcd就是一种可以播放视频音频的播放器,”

    “大家都知道录音机这种东西吧,但它只能播放音频......”

    “但Vcd不同,它与电视配合起来,能够播放视频与音频......”

    张阳把Vcd的功能讲述的深入浅出,很快便让在座的学生们理解的Vcd这款产品,算是给自家产品打了一波小小的广告。

    这时,有学生有疑问了,举手提问。

    张阳让对方来到讲台上,询问问题。

    那人来到讲台上,就丝毫客气的质问起来,

    “张阳,你说Vcd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