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图什么呢?不过是敬畏罢了(1/2)
夜半时分。
陈予安最先醒来,然后来到陈建设和纪燕婷的门前,轻轻敲了敲。里面的两人也没睡熟,很快走了出来。
刚走到院中,陈予安便发现石桌上赫然放着一个包裹,心知是怎么回事。也没有矫情。带上了便向门口走去。
陈建军和纪燕婷对视一眼,没有说话。
若说昨天晚上他们并没有注意到石桌上的包裹,今天总算是明白怎么回事了。
看儿子这熟练程度,林弯弯准备东西应该不是一次两次了。
今晚陈南山和张晨若一直都没有睡,知道是儿子儿媳待的最后一晚,他们一定会过来的。
老两口心中有着万千的不舍,但是也知道没有办法改变什么,还好还有小安还在身边。
其实仔细想想,他们也是知足的。
动荡的年代,多少个家庭在一夕之间分崩离析。失踪的,丧命的比比皆是。比如旁边的邻居,徐老头的妻子,就是因为事情刚发生的时候受不了打击,早早地去了。留下徐老头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在这世上。
这样看起来,他家还能整整齐齐的,时不时的还能看见孙子,已经很不错了。
老两口低声说着话,忽然听见了院子里的响动。
陈南山打开门。果然看见了儿子儿媳和小孙子。
“你们来啦,进来吧。”
“哎!爸。”
几人赶快进屋。
陈予安将手上的布包放到一旁的木桌上。
“小安,这又带的啥。昨晚都吃饺子了,你们也得过日子,别总往这拿东西。”
张晨若不放心的叮嘱着,生怕孙子从嘴里省给他们。
“奶奶,这是牛肉干,今天下午刚做好的,特意拿来一些给您们二老尝一尝的。”
“哎!辛苦那姑娘了。平时要伺候你们几个吃喝不说,还得惦记着我们两个老东西。”
在张晨若的眼里,孙子捡点柴挑点水那都不算什么。豁出去时间干几天攒着,能用一个冬天。
但是做饭和家务不是,这是天天都要干的事情,还是三顿的干。都还是个小姑娘,在家里可能都没有做过这些事,自己怎么能心安理得的享受人家的付出。
“奶奶,您放心吧,我心里有数,我会报答她的。”
“怎么报答?以身相许呀?”
张晨若早就看出来孙子一提到人家女知青,就脸红脖子粗的德行了。要不然她也不会将从小带到大的玉镯送给小姑娘。
这会看着孙子别别扭扭的样子,实在是忍不住打趣他。
“奶奶!爸妈明天就走了,您还是跟他们多说说话吧。”陈予安恼羞成怒。退到后面不再说话了。
纪燕婷看着儿子的样子噗嗤笑出声来。这使得陈予安更气了。
其实纪燕婷对于婆婆的表现是有点惊讶的。
婆婆是典型的大家闺秀。自己的素养跟她都是万万不能比的。
结婚这么多年,眼看着婆婆无论是自身的修养还是为人处世,一直都是淡然的,甚至连她都很难看出她老人家的喜好。
只因为她不管是喜欢的还是不喜欢,都不会表现的很明显。让人猜测到她的心思。
但是现在看来,她对对林弯弯倒是坦诚,那种欣赏是自己和她婆媳数十载都不曾得到过的。
“妈,您很喜欢那个丫头?”
纪燕婷忍不住问。
张晨若笑了笑。
“都没见过,说喜欢早了些。但是欣赏和爱重是有些的。”
欣赏还好说,爱重这词可是有些过了。
“为什么啊。就因为她常给您带吃的?”
张晨若白了儿媳妇一眼。
她是那种贪吃的人么?
“你呀,哪都好,就是不爱动脑思考。我在意的,自然不会是吃的这种浅显的东西,而是那小姑娘,为什么会做到这份上的根本原因。”
张晨若点了点纪燕婷的鼻子。两人一直相处的亲如母女。张晨若心思通透,纪燕婷其实也不是笨人,只不过她是个顶顶有福气的,在家被父母宠着,出嫁被丈夫宠着,公公婆婆慈爱事少,儿子听话孝顺。太过安逸的生活,反而使得她的性子越来越单纯。
以前住在一起的时候,张晨若也没少提点她。这会很自然的就把心里话说了出来。
“你看着屋子里。厚实的被褥,挡风的毡子,铺炕的草席,甚至桌椅厨具,都是人家小姑娘准备好,你儿子送来的。另外,三天两头的吃食也是源源不断。你说,人家小姑娘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们两个不认识的老人呢?”
“因为……小安?”纪燕婷想不出别的原因了。
“是,但不全是。”
“这是什么意思?”纪燕婷不解。
“她和小安是什么关系呢?只不过是一起下乡,又一起盖房子的伙伴而已,她对我们小安也没有其他心思,哪用得着讨好我们老两口?”
“奶奶!”
陈予安最先醒来,然后来到陈建设和纪燕婷的门前,轻轻敲了敲。里面的两人也没睡熟,很快走了出来。
刚走到院中,陈予安便发现石桌上赫然放着一个包裹,心知是怎么回事。也没有矫情。带上了便向门口走去。
陈建军和纪燕婷对视一眼,没有说话。
若说昨天晚上他们并没有注意到石桌上的包裹,今天总算是明白怎么回事了。
看儿子这熟练程度,林弯弯准备东西应该不是一次两次了。
今晚陈南山和张晨若一直都没有睡,知道是儿子儿媳待的最后一晚,他们一定会过来的。
老两口心中有着万千的不舍,但是也知道没有办法改变什么,还好还有小安还在身边。
其实仔细想想,他们也是知足的。
动荡的年代,多少个家庭在一夕之间分崩离析。失踪的,丧命的比比皆是。比如旁边的邻居,徐老头的妻子,就是因为事情刚发生的时候受不了打击,早早地去了。留下徐老头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在这世上。
这样看起来,他家还能整整齐齐的,时不时的还能看见孙子,已经很不错了。
老两口低声说着话,忽然听见了院子里的响动。
陈南山打开门。果然看见了儿子儿媳和小孙子。
“你们来啦,进来吧。”
“哎!爸。”
几人赶快进屋。
陈予安将手上的布包放到一旁的木桌上。
“小安,这又带的啥。昨晚都吃饺子了,你们也得过日子,别总往这拿东西。”
张晨若不放心的叮嘱着,生怕孙子从嘴里省给他们。
“奶奶,这是牛肉干,今天下午刚做好的,特意拿来一些给您们二老尝一尝的。”
“哎!辛苦那姑娘了。平时要伺候你们几个吃喝不说,还得惦记着我们两个老东西。”
在张晨若的眼里,孙子捡点柴挑点水那都不算什么。豁出去时间干几天攒着,能用一个冬天。
但是做饭和家务不是,这是天天都要干的事情,还是三顿的干。都还是个小姑娘,在家里可能都没有做过这些事,自己怎么能心安理得的享受人家的付出。
“奶奶,您放心吧,我心里有数,我会报答她的。”
“怎么报答?以身相许呀?”
张晨若早就看出来孙子一提到人家女知青,就脸红脖子粗的德行了。要不然她也不会将从小带到大的玉镯送给小姑娘。
这会看着孙子别别扭扭的样子,实在是忍不住打趣他。
“奶奶!爸妈明天就走了,您还是跟他们多说说话吧。”陈予安恼羞成怒。退到后面不再说话了。
纪燕婷看着儿子的样子噗嗤笑出声来。这使得陈予安更气了。
其实纪燕婷对于婆婆的表现是有点惊讶的。
婆婆是典型的大家闺秀。自己的素养跟她都是万万不能比的。
结婚这么多年,眼看着婆婆无论是自身的修养还是为人处世,一直都是淡然的,甚至连她都很难看出她老人家的喜好。
只因为她不管是喜欢的还是不喜欢,都不会表现的很明显。让人猜测到她的心思。
但是现在看来,她对对林弯弯倒是坦诚,那种欣赏是自己和她婆媳数十载都不曾得到过的。
“妈,您很喜欢那个丫头?”
纪燕婷忍不住问。
张晨若笑了笑。
“都没见过,说喜欢早了些。但是欣赏和爱重是有些的。”
欣赏还好说,爱重这词可是有些过了。
“为什么啊。就因为她常给您带吃的?”
张晨若白了儿媳妇一眼。
她是那种贪吃的人么?
“你呀,哪都好,就是不爱动脑思考。我在意的,自然不会是吃的这种浅显的东西,而是那小姑娘,为什么会做到这份上的根本原因。”
张晨若点了点纪燕婷的鼻子。两人一直相处的亲如母女。张晨若心思通透,纪燕婷其实也不是笨人,只不过她是个顶顶有福气的,在家被父母宠着,出嫁被丈夫宠着,公公婆婆慈爱事少,儿子听话孝顺。太过安逸的生活,反而使得她的性子越来越单纯。
以前住在一起的时候,张晨若也没少提点她。这会很自然的就把心里话说了出来。
“你看着屋子里。厚实的被褥,挡风的毡子,铺炕的草席,甚至桌椅厨具,都是人家小姑娘准备好,你儿子送来的。另外,三天两头的吃食也是源源不断。你说,人家小姑娘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们两个不认识的老人呢?”
“因为……小安?”纪燕婷想不出别的原因了。
“是,但不全是。”
“这是什么意思?”纪燕婷不解。
“她和小安是什么关系呢?只不过是一起下乡,又一起盖房子的伙伴而已,她对我们小安也没有其他心思,哪用得着讨好我们老两口?”
“奶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