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知元要送殿下一个平安盛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洗漱完毕后,夏知元光着脚丫子,踩在白色的羊毛毯上。

    她坐在殿下常用的金色蒲团上,提起毛笔,找了一张白色的布帛。

    笔尖沾染墨水。

    下笔如有神,夏知元眯着眼睛勾勒出,浣熊的模样,胖胖的浣熊翘着尾巴,手上还抓着一块南瓜。

    “就是这样…怎么样,难道…殿下不觉得吗?”

    指尖拿起白色的布帛,夏知元将画好的画,凑近了一些。

    原来是在打趣自己。

    赵长霖倒也不恼,反倒是接过夏知元手中的白色布帛,仔细打量。

    “山林中未曾见过这样的动物,不过,知元所作之画,倒是颇有大师风范。”

    真搞不懂,殿下这是在夸自己,还是在暗戳戳的点自己画的丑。

    夏知元懒得计较,干脆双手撑着下颚,眼眸亮晶晶的看着殿下。

    所幸,殿下鼻梁上的红痕已经少了些许。

    “殿下没有见过的动物,恐怕很少吧?”

    毕竟,身为一国之主,殿下有太多机会接触,诸如国外的贡品、小国的朝圣。

    “这倒是事实。”

    “不过,这小东西,可否能够像狸奴一样,抓取耗子,为百姓人减轻负担?”

    听到殿下单纯的问询,夏知元差点憋不住笑,她摇了摇头。

    回到殿下的话。

    “不,相反,这小家伙更擅偷盗。”

    “不过呢,因为长得可爱,所以…大部分人,都能原谅。”

    赵长霖听到夏知元的回答,略微皱起了眉,叹了一口气,又将这幅画放在桌上。

    “不能因外貌而卸下防备。”

    “若是,日后成了祸患,想必…又会闹了饥荒。”

    殿下不愧是操心不断的天子。

    自己随手画一张画,就能想到,日后百姓饥荒。

    “殿下,知元曾经学到过一句诗句。”

    双手掐住赵长霖脸颊,夏知元继续笑盈盈的说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赵长霖静静听完。

    “是吗,那此人还真是鸿鹄之志,和雀鸟不同。”

    “不过,朕身为皇帝,这并非是志愿,而是职责。”

    夏知元点了点头,非常认可殿下的说法。

    她将那张布帛翻过来,继续拿着毛笔,墨色渲染,江山跃然纸上。

    “殿下,西洲城的港口已然要竣工,到时候,不仅有大罗国的商人前来贸易,想必还会有东洋群岛的客商过往,可是…知元想要的不仅仅是这些。”

    赵长霖眼睛被说的一亮,和朝中大臣讳疾忌医不同,夏知元从始至终都对大罗国以及东洋群岛格外关注。

    她似乎对于外界,从始至终…不是抱有害怕的想法。

    “为何,知元…这么关心西洲城以外的大事?”

    若是说她密切关注大罗国的举动,赵长霖还能明白一二,毕竟大罗国和西洲城接壤,隔海相望。

    随时可能会有冲突,若是掉以轻心,不加以防范,恐怕到时候西州城要吃不了兜着走。

    “殿下,这正是我要和殿下所说的,西州城是个好位置,我们可以和更远更远的国家…做上交易。”

    “比如隆城山石为多,地形陡坡,泥土较浅,并不好种植水稻、小麦,或许,我们可以换一种能够让百姓吃饱饭的食物。”

    赵长霖瞬间明了,原来知元打的是这个主意。

    前朝皇帝们,历代派遣马队,一路西行,才换到了数种坚果,以及珍馐美味。

    但唯独,缺了能够在本国种活的的主食粮食。

    “你一直在朝廷顶着压力,力排众议,坚持出海贸易…这也并不是独独只为了西州城的百姓着想。”

    “为何,一开始不和我说?”

    赵长霖也并非是心胸狭隘之人。

    她自然也明白夏知元埋在心中的顾虑,不过赵长霖这样引导着夏知元说出来,只是希望,她心中能够好受一些。

    “自然是,不想讲话说的太满。”

    “让百姓们白白期待一场。”

    “挑选主粮…育种,没有十几二十年,根本实施不下来。”

    “可是殿下,知元想为殿下创造一个太平盛世,一个…方才知元所说的太平盛世。”

    夏知元其实早就在系统预购了一袋,玉米种子。

    不过,她为了让百姓们能够心安理得栽种玉米,还是用自己的方法,让“玉米”的“出生”变得合理。

    毕竟民间对于“巫蛊”最为忌讳,倘若,这天降的粮食,没有一个合理的理由,百姓们根本就不会栽种。

    借用港口贸易,他国品种是最为稳妥的方法。

    山地地形,种植玉米、番薯,是最为合适的,尤其是玉米,陡坡上也种得,只不过…对肥料的需求有些大。

    所以,玉米品种收成差一些不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