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国舅府后院葡萄架重搭格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从宫内调到国舅府的苏有福说着恭维的话。

    窦乐笑了:“赶紧老实说,你怎么又过来了?”

    苏有福说道:“小的又升官了,圣人命我总管国舅府、晋王府、齐王府一应差事,只听国舅一人吩咐。”说着,苏有福语气严厉的冲着三个中年太监喝了一声:“还不赶紧过来给国舅见礼。”

    三人依次上来见礼,这三人便是新任的国舅府、晋王府、齐王府的总管太监。

    窦乐感觉有点怪。

    什么级别?什么身份?府内的管家会是太监呢。

    晋王府、齐王府倒也在情理之中,这是皇亲。

    自己算哪根葱。

    但事实上,还真就给配了,太监、宫女安排了一大堆,晋王府、齐王府有多少,自己这边也有多少,都是从宫里给指派的。

    窦乐心说:好事?坏事?

    想不明白。

    傍晚的时候,杜依艺和褚遂良来了,带着一份明天发售卖报纸的样稿。

    头版头条就是关于窦乐被在皇宫门前打了四十笞杖。

    是褚亮写的文章。

    窦乐看过:“写的真好,我看这样,现在可能来不及了,褚遂良你明天拿着去长安城各位名士家里转转,在朝的,或不是不在朝的,请他们就此事写一份评论,然后再加印一份增刊。”

    “是。”褚遂良应下。

    杜依艺上前:“纱艺坊丙组工匠,根据羊毛与麻不同的特性,改进了新的纱机,活架式八锭纱机,利用主架的来回移动,可让羊毛纺的纱更加的均匀。”

    “农艺坊匠甲组工匠,根据国舅所说的设想,试制了不同结构的新犁,终选定两种,比起原先的犁,事半功倍。”

    “农艺坊兴农院,对不同的试验田,改进种植方式,最优一田,原本是下田,今年夏收亩产高过寻常上田的产量。”

    “铁匠坊……”

    杜依艺一一汇报着窦乐小产业的技术改进效果。

    其中最让窦乐感兴趣的一条。

    铸钱。

    隋末,每铸一千个钱,朝廷需要一千一百五十个钱的成本。各世家私铸,铜比例下调,重量与体积下调,就是劣钱,也需要九百多文。

    而窦乐这边,因为手握两处铜矿,加上工匠们不断改进工艺。

    铸钱成本已经控制在每铸一千个钱,成本在七百五十钱。

    也就说,仅铸钱就能为窦乐每贯钱带来二百五十个钱的纯利润。

    好事,全是好事。

    杜依艺和褚遂良汇报完,一同离开。

    夜宵的时候,苏有福带着一个美少女过来。

    美少女捧着一只小碗放在桌旁:“婢煮了果子。”

    窦乐低头一看,红枣、梨还有别点的什么。

    苏有福上前:“国舅,这位是薛举的女儿,薛氏。”

    “啊!”窦乐这才转头打量对方,原本想开句玩笑,说:汤里没下毒什么的。可看小丫头瑟瑟发抖的样子,这玩笑没敢开。

    独孤岚这样安排的用意,窦乐也懂。

    留下薛氏,薛举父子之外,还有薛家其他人,以及投降的文武们也都可以安心,不用再害怕性命不保。正如阴丽娘,也是为了拉拢前隋投降的文武。

    苏有福又说道:“国舅,小的出宫前,贵妃给圣人建议,封韦夫人为徐国夫人,离府,回韦氏为京兆韦氏的代房长,掌管族务。圣人应允,估计这会贵妃已经亲至城南韦家。”

    窦乐只是点点头。因为他脑袋里并没有理解这种安排的意义。

    要问,也要找靠谱的人问。

    苏有福汇报完,起身离开。

    当晚,薛氏留下。

    窦乐从她只言片语中,知道她连侍妾的身份都没有,只是府中高级婢女的身份。

    想成为侍妾,还需要窦乐的正妻,也就是韦玎正式向朝廷递上文书,核准之后才有资格。

    话说,夜色如此之美……

    ……以下略五千字……

    与此同时,城南韦家。

    大唐的贵妃只有一人,就是李智云的母亲,万贵妃。

    李渊没有再立皇后,那么万贵妃就是后宫第一人。

    万贵妃到访,对于韦氏而言,可不是小事,其极隆重的迎接,家中许多放在仓库的物件也都摆了出来。

    万贵妃见到韦珪,话挑明了说。

    “原本是怎样,日后还是怎样,只是少了一个国舅夫人的名份,此事之前就想过,怕你多心就没敢提,眼下你已经有喜,此时提出,想来你应该可以明白皇家的心思。”

    韦珪也是豪族之女,见识肯定不是小门小户可比。

    听万贵妃这么一说,先是道谢:“谢过圣人恩典,我有一个请求,望贵妃体谅。”

    “讲来。”

    “我有一表外甥女,待字闺中。”

    都是明白人,万贵妃听完掩面一笑:“可是从洛阳这次回来,杜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