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国舅又有新的小生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秀宁敬茶。

    窦乐笑呵呵的拿起茶杯。

    皇帝,开玩笑吧。

    窦乐心说,皇帝有什么好,皇帝有的我都有,皇帝没有的我也有才是我的人生。

    当了皇帝,就困在那小小的皇宫之中。

    我现在这样,可以周游世界。

    若是谁家不愿意让我去,就让李靖先去,然后自己再去。

    喝下杯中茶,窦乐小声说道:“平阳,你相信不相信,这世上有一座山,山是由铜堆成的,还有一座山,山是由银子堆成的。”

    “舅舅说了,平阳自然是相信的。”

    “行,今年带你看铜山,过上几年,咱们去找银山,”

    李秀宁愣了一下:“真有铜山、银山?”

    窦乐敲着桌子:“刚才还说相信我呢,这就是糊弄。”

    “不是,铜山,银山!”李秀宁给吓到了。

    “啊,也不是,是高纯度的铜矿,还有银矿,浮土之下怎么都挖不完的那种。”

    “这也是铜山、银山呀。舅舅,在何处?”

    “不远,灭了刘黑闼就去余杭,然后看戏,等有人造反,咱们平定之后,就去铜山,然后以铜山为基地,派李靖带兵马去庸地,两边夹击萧铣。”

    听窦乐这么一说,李秀宁脑海中闪过数个地点。

    窦乐直接说了:“鄱阳县,不对,年初的时候,似乎改名叫乐平县。”

    李秀宁马上说:“这不对,中间还隔着一个林士弘呢?”

    窦乐只是笑,却没回答。

    李秀宁懂了,窦乐这是打算把他们一起灭掉。

    正当李秀宁准备说一说战略的时候,窦乐突然拿出一叠纸:“正好,这会闲的很呢,平阳,你替我写封信给圣人。”

    李秀宁接过:“舅舅,写什么?”

    窦乐:“就写,臣弟好辛苦,已经很久的没有休假了。请圣人看在臣弟辛苦的份上,赐山头两座。”

    李秀宁差一点就笑了。

    “是乐平县那座山吗?”

    “当然,顺便再请赐铸钱炉几座,话说兰州那边的铜矿太小了,眼下越挖越深,越来越难挖,顺便请求迁民,把那边铜矿的人都搬到乐平去。给他们搬家费、安家费。”

    李秀宁写着又问:“另一处呢,银山?”

    “恩,不是银山,就在咱们脚下,石邑县北,一处山沟里,这里的煤可以供应涿州,涿州比相州重要。对了,再请示一下,余杭那边,我想换个管法。”

    李秀宁想也没想,照实就写了。

    信当天就送出去了。

    窦乐呢,亲自跑去了军营。

    二十万主力挤在韦泽关,就等着刘黑闼出兵。

    这么多人,如何管理。

    足可以见李秀宁统兵的能力有多么优秀,她麾下的将军们有多么得力。

    窦乐跑进了军营,叫人扛着几块板。

    进了军营之后,窦乐把板拼起来。

    这东西,就是像后世售楼部的沙盘。

    “各位,晋阳城北现在呢,没有水患了。买房吧。”

    窦乐开始亲自介绍他的新生意。

    清一色的小院,砖石结构,带半个二楼,有前院,有后院。

    前院可以养鸡、种菜。

    后院都有水渠流过,可以架上一台小水车,在家纺线织布,可以增加家庭的收入。

    窦乐呢,是国舅,位高权重,却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绝对是晋阳军的熟人,有事没事就来溜达几圈。

    士兵们也敢和窦乐开点小玩笑。

    有士兵就问了:“国舅,刚讨的婆娘,没钱。”

    窦乐脸一黑:“没钱娶什么妻,让人跟你吃苦受累呀。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谁嫁你,真倒霉。”

    这士兵听着一脸惭愧。

    窦乐马上就笑了:“这小院不错吧,要钱不多,先给两成就能搬进去,然后每月付一次,二十年内还清,利息不高,四厘半怎么样?我来给你们算算。”

    窦乐立即拉出一大张纸。

    上面详细的写明,付两成、付三成、付四成,然后十年、十五年、二十年,每月要还的钱。

    “这个叫房贷。”

    讲清楚之后,窦乐又说了:“这不是打刘黑闼嘛,先……,先登这事算了。有这功劳,领十八套院子回去都亏了。换过来算,群功,至少能顶两个月的房贷,斩一首,少说就是三个月,四个月的房贷,若是斩杀个武官什么的,想想就高兴……。”

    窦乐说的群功,就是小队、或是全营执行作战任务,达标了。所有人都有奖励。

    单独的,先登、夺旗这种大功,就算你只是一个最底层的小兵,也是百贯起步的奖励。

    否则当时找薛举的时候,为什么薛举是一堆零件给送回来重新拼。

    薛举一条腿,放在此时,至少值八套房。

    晋阳军的许多士兵都心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