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看把老人家给气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郑元璹就想知道,在哪里种桑。

    窦乐有必要一副驴脸,说话这么生硬吗?

    这把人气的。

    郑元璹把刚把插在小几上的刀重新握在手中:“窦乐,你几次三番戏弄于我,你以为我听不出来,你此举就是在试探于我,你就是想收我们五姓的税,我,我,我和你拼了。”

    说着,郑元璹就要往上冲。

    但,身形一动,郑元璹看了一眼崔君肃。眼见崔君肃若有所思坐在那里没半点反应,郑元璹再次大吼:“窦乐,我和你拼了。”

    崔君肃想的入神,这会依旧没动。

    郑元璹:“窦乐……”

    李秀宁实在忍不住了,虚挡一下:“郑公,茶要凉了。”

    “啊,先喝茶。”

    郑元璹坐了下来。

    崔君肃刚才一直在思考,也没注意到郑元璹。

    此时,崔君肃说道:“若无小族、良民依附,这四百万奴隶,要是生起乱子来,怕是很麻烦。若不给小族、良民升迁之路,久之必生怨恨。只说世家大族,汉武帝的推恩令,也是阳谋,想必国舅也有类似之法?”

    窦乐也很严肃的回答:“给予寒门科举,也是给他们升迁之路。久而久之,也会有新的利益团体出现,姑且称为文官朋党,也未必是好,或是坏。”

    “制衡才是王道。无论是百年的王朝,或是千年的世家。若无外敌,必有内乱。我想要的,也不知道如何解释,但和你们无关。纵然把我逐出窦氏,也无关。”

    崔君肃:“我崔氏,买你十亿钱国舅府投资券。”

    窦乐摇了摇头。

    崔君肃以为窦乐连这点小事都不愿意同意,自然也有话说。

    却谁想,窦乐说道:“五姓七望,百亿起买。可以分数年追投,但低于百亿,不谈。”

    百亿是多少。

    太原王氏拿出一百万贯给窦乐,就是十亿钱。

    只说太原王氏宗家,拿出这相当于十亿钱的钱、粮、布、帛,也算是把家中老底都翻出来的。可若是整个太原王氏所有各房,各支呢。

    百亿钱算不上伤筋动骨。

    郑元璹此时说道:“我郑家先出十亿,让王家滚出河南。但想收我们的税,没门。”

    窦乐笑呵呵说道:“只说让两位帮着参谋一下,收江南这些不算贵族豪强的税。”

    “哼!”

    为什么郑元璹要让太原王家滚出洛阳,崔君肃不太明白,立即问了。

    郑元璹说道:“别说是姻亲,就是亲兄弟也不行。王家在晋阳跟着这恶人……,就是这个恶人。”郑元璹指着窦乐:“建坊盖房,几万晋阳军抢购,虽然说利息低了点,可贵在长有,还有更厉害的。”

    “是什么,讲来听听。”

    郑元璹说道:“听闻,并州有匪绑了王家一个支房的人,索要钱粮,当地县衙还没去州府求助呢,晋阳军就有近千兵马,屠了那匪。”

    “依唐律,私自调兵是死罪。可一查,没调兵,都是这次没出征的府兵,请了一位受伤在家的校尉带队。”

    确定不算私自调兵。

    府兵都是自备军械的,受过正规训练的,对付一群山匪,还真不个事。

    依唐律,村民全力击匪,没过错,官府还有赏赐。

    崔君肃就问了:“近千人,这是为何?”

    郑元璹:“初时,我也想不明白,特意派人去打听,这才知晓。王家那个小小支房,管着当地一处坊市的建设,这些兵担心王家人有什么意外,他们的房子没了着落,就去屠了那处山匪,投降的山匪,王家出高价买下,送入矿区挖煤。”

    崔君肃懂了。

    为什么郑元璹要让王家滚出洛阳。

    因为洛阳也在建坊、盖房。

    虽然四厘半的息是非常低,但贵在得人心呀。

    将来贱奴多了,有他们帮着看管,照顾着家中产业,家里也安稳。

    此时再想窦乐所说,十亩的一半与百亩的一成,这孩童的算学,细思之下却是暗含天道。

    崔君肃此时问:“大唐的国祚,真的只有八十年?”

    窦乐:“能撑到一百多年。”说完,窦乐指了指天空,再次说道:“从今年开始算,最长不过一百三十二年。”

    这就有些重了。

    窦乐是指着天说的,代表他对这话负责。

    窦乐没胡说。

    他说的,就是他原时空的安史之乱。

    大唐在此乱之后,基本上也就残了。

    崔君肃重新拿起那本《两税法》开始认真的研究,这其中与大唐刚实施的《租庸调》法有冲突。

    放下世家的身份,只论他在朝堂上的官职。

    站在朝堂的立场上。

    窦乐要在江南试行这的一套,却也有可以理解之处。

    当下,均田制。

    成年男丁有二十亩永业田,另加八十亩,总共一百亩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