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求仙问道这就是证据(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保大唐八百年!!!

    听到这话。

    窦乐摇了摇头。

    “皇兄,我们算一算,皇兄有几个儿子,大郎、二郎又有几个。不用多,三代之后是多少?五代之后是多少,十代之呢。光是他们就能吃空了大唐。”

    李渊沉默了。

    表兄杨广一家,就死光了,宇文化及杀的。

    但毕竟是自己的子孙,若不管的话,自己心里过不去,可管的话,真的算一算,二百年,按照现在这个生法,宗室还不得几万人。

    这几万人靠国库供养,还真能吃空大唐。

    李渊说道:“二郎提议,免了李博乂的爵位、邑田。”

    这话窦乐没接,他若说凭本事吃饭,李渊内心肯定接受不了。

    事实却是,家族企业,最终都是被亲戚搞垮的。

    时间越久,家族企业中亲戚成为蛀虫的机率就越大,危害也越大。

    窦乐只说道:“皇兄,我并没有说过,我要收世家的税。”

    李渊白了窦乐一眼:“掩耳盗铃。”

    窦乐尴尬的一笑。

    确实,人都不傻。不明说,不代表你没真实的行动。

    李渊继续说道:“此事,在为兄活着的时候,能完成,就是大幸。”

    这话也没错。

    想收世家的税。

    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李渊也没想着他们会立即答应,再加上,还有那份李建成代表他与世家的承诺在先,这事想推进,确实是不容易。

    李渊又说道:“大唐立国才几年,打了多少场大仗了?”

    窦乐问:“要息兵吗?”

    李渊:“吐谷浑抢了窦轨安排的一支商队,死伤惨重,货物被抢。天下未平,突厥才是大患,可这事呢,为兄心里不痛快。”

    李渊说的清楚,天下还没有大一统,岭南只是名义上归降。

    北边,还有突厥人。

    窦乐是打压了突厥人的嚣张,突厥精锐未失,主力依存。

    这才是大患。

    窦乐自顾自的喝着茶,打吐谷浑,似乎也是时机未到,眼下唐军抽不出力量来。

    李渊接着说:“调兵打吐谷浑又如何?打赢了之后,西突厥人看到富足的商路,难道不会有异心。”

    这话倒让窦乐有点意外,想一想,也在情理之中。

    能用多年隐忍,一直策划谋反的一位枭雄,若是连这点战略眼光都没有,才是不正常的。

    李渊看窦乐不说话,便问:“北突厥,能平吗?”

    窦乐:“若一切顺利,长则八年,短则六年。突厥如果内部不分裂,只靠战场上去打,唐军承受不起这个损失。唐军眼下真正称得上精锐的,也就几万人,损失一万精锐,就要用几年时间去恢复。”

    窦乐说的是精锐,不是普通的杂兵。

    这些精锐在战场上,是可以决定战争胜负的。

    李渊又问:“高句丽能平吗?”

    窦乐:“平高句丽,靠的不是陆上的进攻,而是水军,不是当下的水军,而是可以纵横大海的水军。一船,可敌百船。我需要木料,我要林邑。”

    李渊转头看着窦乐:“大唐没有你要的好木料?”

    窦乐看着李渊:“林邑,隋时设县,难道不是大唐?”

    听到这话李渊笑了。

    他喜欢。

    窦乐解释他要的木料:“弟要的是被称为万木之王的柚木,树高十五丈,粗七尺。在海水中浸泡、在阳光下暴晒,不会变形或是开裂。这么说吧,用柚木造海船,扔在那边不管,几十年过去,船上的一切都烂了,船体的木料还和新的一样。”

    李渊:“兄要新的御案。”

    窦乐语气很平静:“那就要万木之皇了,金丝木,木料切开如金子一样。千年不腐、万年不朽。”

    李渊:“大唐?”

    窦乐:“找这木料,一棵就要搭上几十条人命,缓缓,缓缓。”

    李渊是个心底善良的人。

    最初拒绝钦州总管献上的大珠,就是大珍珠,就感觉劳民伤财,不忍收下。

    窦乐也不忍心让李渊失望:“皇兄,处理完林邑的事,给我几年时间,我去找配得上皇兄的物件打造一把最珍贵的龙椅与御案。”

    “劳民伤财,不必。为兄虽然喜欢,却不愿意伤及太多,能花钱办的事情好说,要搭上人命的,不可行。”

    李渊确实是一个善良的人。

    窦乐感觉应该让李渊开心一下:“皇兄,有件小东西,皇兄现在也不用刀了,是文人喜欢的,数量极少,少到也就那么一点点。咱们去挖出来,看能否到极品。正好,距离余杭不远。”

    “可行。”

    有钱,有权,有势。

    窦乐身为国舅,拥有着这个世上除了皇帝之外,最大的权力。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人生还真是惬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