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国舅修业的地方,一间道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颉利有这么高的智慧吗?

    不,不。

    窦乐自问,断不可轻视敌人。

    只是。

    窦乐敲了敲脑袋:“颉利不来,这戏台搭好了,却是没人表演。”

    李靖:“幽州那边的计划若是一切顺利,颉利将会陷入两难,薛延陀部早就有不满颉利之心,若能配合突利小可汗,还有幽州的兵马演一场戏,颉利可汗只有收编突利小可汗的兵马,才能平叛。”

    “同时,执失部陷入重围,他不救就会如国舅所言,威信尽失。可若救,他不敢来。所以他会安排其他部落来救。”

    窦乐听完:“回鹘?”

    “眼下就传回来的消息分析,回鹘可能性最大。”李靖换了一张地图:“若是西域的阿史那托合塔也反了呢?颉利要如何应对。”

    这时,坐在一旁的杜如晦突然说道:“国舅,臣下以来,慕容顺可堪大用。”

    窦乐没接话,因为在他的认知中,慕容顺已经离开吐谷浑太久,差不多有快二十年,这样的一位吐谷浑王子,还有什么号召力。

    杜如晦接着讲:“隋大业三年,吐谷浑派慕容顺来进贡,就是裴矩的建议下,他被扣留。次年隋就派兵与吐谷浑作战,隋军大胜,隋设了西域四郡。隋封了慕容顺为可汗,圣人也封了他为可汗。”

    窦乐明白了:“要的,是这个名义。”

    “国舅英明。”杜如晦这才说出自己的想法:“借他的名义,发兵吐谷浑,就算没有一个人投靠他,甚至于他会被吐谷浑杀掉,对于大唐而言,都是可以挑起大战的借口,仅仅只是劫掠商队,就发檄文要灭吐谷浑,有些不够仁厚。”

    窦乐问:“如果慕容顺回去就被人干掉了,咱们还没准备好,怎么办?眼下,对吐谷浑的情报不足,没办法分析成败。”

    杜如晦:“派一良将,领凉州兵马,暗中相助。”

    “有推荐的人吗?”

    杜如晦:“李大亮。他曾经说过,中原是天下的根,天下的干,四夷就算臣服,也只是枝叶。当恩威并济,只有强干弱枝,才可保天下安宁。”

    这话说的好。

    窦乐当即决定:“就他了,上疏圣人,请诏。”

    杜如晦开始写疏,窦乐对李靖说:“药师,出去转转。”

    李靖也没问要去何处。

    距离南山马场不远,一直往西,十几里就到了。

    窦乐现在骑马呢,复杂路面能让马慢跑起来,很好的路可以让马发力。

    不过,十几里,马走着就行。

    很快,到了地方。

    这地方叫宗圣观,武德三年初,窦乐忽悠全长安李渊是太上老君人间化身的后裔之后,李渊就下血本精修了这个道观。

    改名,宗圣观。

    后世,这地方叫楼观台。

    窦乐和李靖刚到,就听到一声闷声,远处一棵参天大树都晃了几晃。

    听闻窦乐过来,正在这里修行了谢映登迎了出来。

    见到窦乐,谢映登也没提那边为什么爆炸,只说道:“后厨蒸了包子,国舅要尝尝吗?”

    “能吃了?”

    “应该可以吧。”

    李靖听的云里雾里,为什么包子还要问能吃不能吃的。

    后厨这里,蒸有包子,肉包子。

    拳头那么大,又白又软。

    谢映登对窦乐说:“国舅,用矿石炼出来的碱,布坊与丝坊用着还成,我们试了,估计会吃死人。用带有清香味的果木烧成灰,拿水泡灰,取最上面清水,便可食用,肯定是能吃的。”

    “关于,酸、碱、盐……”谢映登讲着道观内关于炼丹术的研究与进展。

    窦乐来这里呢,是来考试的。

    孙思邈也在。

    窦乐又要出征了,出征前,先来师父孙思邈这里就已经学过的东西,进行一轮小考核,再听半天课。

    完成考核后,孙思邈对窦乐说道:“徒儿,甘油此物,为师验证过,确实可以治疗心疾。不过,东院那些道友,一心只研究让甘油比火药更有威力,未免杀伐之心过重,你要克制自己,凡事有度。”

    窦乐赶紧回答:“师父,我现在已经不想着去征战,只是想让天下多些田地,种麦种桑种棉,多养一些牛羊,开矿冶铁,造福天下。”

    孙思邈点了点头:“这样便好。”

    说罢,孙思邈开始给窦乐上课。

    从修心、养生、心境……

    总之讲的很繁很杂。

    窦乐一度怀疑,自己这位师父才是真正的修仙者。

    傍晚的时候,窦乐和李靖回南山马场。

    李靖问:“国舅,此去幽州,还是要征战的。你在老神仙面前说不想去征战,说假话有违修行的。”

    窦乐看了一眼李靖:“我真的不喜欢打仗了,我就想多开荒几万亩良田。”

    李靖正准备给窦乐解释一下,说假话对修行的坏处,却听窦乐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