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九漏鱼(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里,让后世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孔夫子看看天幕中的那个孔子,又看看自己,也捋了捋胡须,笑着对颜回道:“倒是跟为师不太相似。”

    颜回也笑了:“老师身高九尺,这后生瞧着是不太形似,不过倒有几分老师授课时的神态。”

    韩愈也在思索,他也差不多看明白了,这是后世人扮演的孔夫子和他的学生们,这么看倒是令人一目了然。

    天幕下许多读书人也在聚精会神地观看,《尚书》本就是五经之一,按现代的说法,也算是重点考点了。

    许多百姓更是让家里的孩子跟着天幕一句一句地读,这可是现成的读书机会啊。

    举人什么的他们不敢奢望,可如果家里真出了个读书人,哪怕中个秀才,他们也不用交税了,兴许就不用再挨饿了。

    接下来,天幕上换了一个主持人,和几位学者带着观众浅聊了一下《尚书》和《伏生讲经图》。

    众人也就知道了,接下来将会有后人扮演伏生和其他先贤,以还原《尚书》里的场景及《尚书》的流传经历。

    九州一色的霜:好了,这届学生的暑假作业有了。

    咪咪是只小猫:老师你是魔鬼吗,还好我已经是大学生了。

    唐—韩愈:敢问小友,暑假作业是何意?

    九州一色的霜:就是我们现在的学生一年放两次假,一个是暑假,一般在七月到九月,一个是寒假,一般是一月底到二月底。

    唐—韩愈:原来如此,多谢小友。

    九州一色的霜:不过我们现在放假是放公历,也就是公元历,不是古人说的农历。

    东汉—张衡:那敢问,何为公历又何为农历?

    九州一色的霜:完了,知识盲区了,有没有外援救救。

    明月松间照:那我可就不请自来了,这个涉及到历法算法,包括了天文地理好多知识,我把我之前写论文的时候整理的资料放动态了,有需要可以自取哦。

    清—王贞仪:那就多谢小友了。

    北宋—沈括:那沈某也却之不恭了,多谢小友。

    东汉—张衡:多谢小友。

    草莓奶糖:怎么样,明月有没有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

    明月松间照:谢邀,只能说还好我没把我自己的论文原文放上去,全是文献,不然就要让人知道我制造了几万字的学术垃圾了。

    天幕下许多学者都笑了,这后生也太自谦了。

    学者们拿到明月松间照整理的资料如获至宝,都去埋头研究了,而综艺还在继续播放,其他人看得津津有味。

    随着《尚书》的品读会结束,导演组和演员们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在导演介绍清楚舞台的布置后,大幕也缓缓拉开。

    故事的一开始,有婢女为年逾九旬伏生端上茶水,然而他看书看得入了迷,只用手去找,眼睛却仍是盯着书不放。

    然而毕竟手是看不见东西的,他最终还是不得不把眼睛从书上挪开一瞬,等喝完茶润喉后又立即继续。

    这时门外却突然传来侍从的禀报声:“先生,陛下有诏。”这位陛下自然就是汉文帝刘恒了。

    来人是太学掌故晁错,伏生挣扎着想起身行礼,晁错阻止了他:“陛下吩咐,长者免礼。”

    晁错是来跟着伏生学《书》的,他双手奉上了文帝赐给长者伏生的鸠杖,与伏生约定第二天来听伏生讲《书》后就决定告辞。

    伏生却忽然潸然泪下,晁错面露不解。伏生却只是摆摆手,送走了他。

    晁错走后,伏生才喃喃自语:“喜而落泪,当今陛下知道《书》的好处,百姓的好日子有望了。”

    这时先前的那位青年却忽然出声,叫了两遍先生伏生才回过头来,伏生的侍从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服形制,发现跟眼前之人大相径庭。

    伏生也有些疑惑,问他是谁,他却只说自己是两千多年后的读书人。

    伏生于是问他:“两千多年后,你们还读《书》吗?”

    他回:“读。”声音坚定而有力。

    他告诉伏生,后世人尊称《书》为《尚书》,他随后又请教伏生,《书》好在哪里。

    刘恒听到晁错的名字,知道这个伏生就是自己治下的伏生,看来让晁错去学《书》倒是没错的,能令后世文脉绵延千年不绝。

    刘彻又手痒的去揪刘据的小脸,小家伙抗议似的吐了个泡泡,给猪猪逗开心了。

    他边笑边想,这所谓综艺,倒是跟这天幕有异曲同工之妙,毕竟他们跟后世不也通过天幕完成古今对话吗。

    天幕上伏生于是说:“那我就来告诉你,《书》好在哪里。”有侍从搬来坐垫,青年于是跪坐上去,看得出来,这节课会很长。

    《书》开篇,就是《禹贡》,伏生问青年后世是否也读大禹的故事,青年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流传千年,后世仍然家喻户晓。

    伏生却说,大禹的好还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