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要还东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得到了刘县长极为确切的答复,陈启明心中再无担忧。

    话题已经引上正轨,干脆利落地开口。

    “县局没收掉几车罐头,都是南泉镇上的百姓熬着夜,费心费力才生产出。”

    听陈启明说完这些话,刘县长眉头皱紧,接着就把电话打到汪海洋的办公室里。

    了解到情况,脸色瞬间阴沉。

    刘县长将电话挂断,目光牢牢锁定在陈启明身上。

    措辞严厉,大声质问。

    “你们没有任何生产手续,就去加工罐头,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领导,规矩我都懂,处罚我可以,只是这些东西必须归还。”

    陈启明挺直腰板,底气十足,刘县长脸上神情更为不悦。

    “好小子!真以为你在基层做出一点成绩,就能够目中无人吗?”

    “刘县长,前不久你还说过,在基层做事最要紧的就是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敢问刘县长几句话,前段时间阴雨天气,仓库里的鲜果没办法立马卖掉,就眼睁睁地看着烂掉发臭吗?”

    办公室里,陈启明与刘县长讲起其中的不易,绝非他想象中的那般。

    自己一心一意,都是想要帮老百姓降低损失。

    “领导要是担心产品质量不过关,可以让相关部门采取抽检方式。”

    “生产工序并不复杂,镇政府对当地人做过专业培训,能够保证卫生方面不出问题。”

    陈启明把话说死,但凡出了问题,自己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见他这样,刘县长的心思也有了松动。

    “要是能够保证产品质量能够达到标准,我可以不去追究。”

    “你是一个能为百姓干实事的人,不仅没错,还有功劳。”

    县长发话,这件事情便没有太多悬念。

    陈启明千言万语,言不尽自己的感谢之意,便代表着南泉镇上好几万的百姓,与刘县长深深鞠了一躬。

    “好了!你也不要高兴得太早,如果抽检有问题,看我怎么收拾你!”

    身为县长,各方面都要考虑周全。

    话说到这个份上,他对于陈启明也算是仁至义尽。

    为了防止汪海洋那样的人在抽检过程中动手脚,陈启明特意与刘县长请示一番。

    要派专人监督,确保在抽检的整个过程中,不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

    “我会派人盯着,这一点你可以放心。”

    刘县长没有犹豫,痛快地给出陈启明答复。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陈启明就在镇政府静静等候消息。

    办公室里,苏楠推门而入。

    陈启明摇头苦笑,故意与之打趣几句。

    “进来也不知道敲门,太不礼貌。”

    “我……”

    苏楠紧咬住嘴唇,有话难讲。

    见她这个样子,陈启明赶紧严肃起来,不停地开口催促。

    “领导,都过去好些天,怎么还不出结果?”

    “镇上的百姓三五成群,常常过来讨要说法,我都快招架不住。”

    苏楠工作经验上有所欠缺,面对人民群众的不理解,更会有人在暗地里讲闲话,偶尔咒骂。

    这样的一份委屈,她又怎么可能完全承受得住。

    了解到情况后,陈启明轻叹一口气。

    刚想找人打听消息,手机铃声忽然响起。

    眼见如此,苏楠喜出望外。

    “瞧你那点出息,不要出声,我先听听怎么回事?”

    陈启明何尝不是在苦苦等待,这一时刻,心情同样忐忑。

    电话接起,马上开口询问。

    “陈镇长,通过抽样质检,你们那里加工生产的罐头,完全符合生产标准。”

    “好!太好了!”

    陈启明惊喜出声,苏楠也跟着高兴起来。

    这样的一个消息,足以振奋人心。

    挂断电话没多久的时间,陈启明就在工作群里将情况做了说明。

    人人欢喜,唯有郭伟涛咬牙切齿,暗恨在心。

    傍晚时分,陈启明从镇子上挑选了几个年轻力壮的人,一同前往县城将东西拉回。

    又过去几天的时间,陈启明将欠下的手续全部补齐。

    哪怕汪海洋再怎么样不情愿,刘县长明确指示的事情,他也不敢打马虎眼。

    一切都准备好,陈启明又与梁群生取得联系。

    很快就有货车开到南泉镇上,大家一起帮忙装车。

    将鲜果加工成罐头,更能卖出一个好价钱。

    在陈启明的号召下,当地人以集资的方式,开办起一家罐头厂。

    人人占有股份,年底都能分红。

    不知觉中,又是半月的时间过去,总算是把仓库腾空。

    南泉镇上,所有人都长出一口气,悬着的那颗心安稳落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