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鲸吞(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接下来的会议,内容就很多了,涉及到了多个部门,农业、工业、金融、文化、教育、贸易、财政等方方面面。

    王致远也参加了几次,都只是听取大家的意见,做笔记,没有发言。

    到了关于产销社问题讨论的时候,王致远已经做好准备了。

    联合总社这是过去的说法了,他的作用很大,供销社只是其中的一环。

    它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供销、消费、信用、生产、渔业和手工业合作社,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庞然大物。

    冀省的产销社,也是涉及其中的不少环节,跟供销社的功能有很多重复,其他环节也有一些重复。

    供销社要改革的消息,也早就已经传达到了联合总社,大家也是在想办法,看该如何进行改革。

    从目前的情况看,不改革是不行了,供销社被产销社全面超越,要不是供销社联通全国,有些商品只有其他省有生产,比较稀罕,供销社在各大城市的点位都要撑不住了。

    现在在有产销社的地方,供销社也是苟延残喘,每月的销售利润还不够发员工工资的。

    更别说扩张了,农村很多已经关了门,目前是呈收缩的状态,已经是无药可救了。

    冀省周边几个省的供销社社长是苦不堪言,但也无计可施。

    反倒是冀省供销社的社长,跟王致远是不打不相识,现在负责一部分冀省对外的采购事宜,从其他省的供销社购买原材料,然后出售给各个企业,活得还比较滋润。

    至于冀省的供销社,基本已经没有什么物品可以卖了,不少人都已经转岗到产销社来了。有时王致远也安排一些商品交给省内供销社,加上任务商品,对外输出也是不错的。

    在外省,供销社比产销社是有优势,毕竟是当地省政府的下辖单位。

    这方面产销社没有优势,现在能在周边几省铺开,是这几省的确有需求,不然告状的信都用麻袋送到京城来了。

    各地不难为产销社,已经是很好了,不太指望像供销社那样。

    这次的主要目的,就是让产销社在各省合法化,要是能变成下辖单位,那就更好了,反正产销社的人也不多,正式员工,一个省不会超过千人。

    其他员工,就由各工厂和企业来安排,只要每天账目对得上就行。服务质量好不好,看每天销售额和投诉量就知道了,这点上还是有严格要求的。

    另外就是运输队,这个是需要大量人手的,这也好办,这样稳定的职业,想干的人多得很,各省很容易招到人。

    会议一开始,供销社的同志就列举了自己的功绩,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

    这点上是没有争议的,这个涉及的同志很多,当时各个根据地都有类似的组织,是当地搞活经济必不可少的一环,也赚取了不少的资金,这样的历史功绩是不容否认的。

    虽说现在他们的覆盖范围很广,但销售能力,商品价格跟产销社还是比不了,说有多少多少社员,其实都是虚的,也就是消费者,买了东西就算社员。

    数据很好看,但意义不大,跟产销社物美价廉的商品比起来,一点优势都没有。

    每年都要上缴几个亿的利润,现在由于产销社的做大,上缴利润下降了不少,毕竟失去了好几个省的市场,连京城的市场都让出来了。

    说得天花乱坠在产销社面前也是很无力,只能强调自己体量大,很重要。

    王致远直接说道:“过去供销社的确创下了辉煌的成绩,但现在看来供销社这种模式已经不太合适了,必然要进行一定的改变才行。

    目前我们冀省的产销社比供销社更加有优势,我们是依靠群众,依靠合作社的,群众对我们的商品价格很满意,这个一直都在被证明。”

    “可你们成立这么久,没有上缴过一分钱的利润,我们供销社每年都有好几亿的利润。”

    “我们产销社不是没有利润,而是利润比较低,普通商品只有5个点以内。你们每年上缴几亿的利润,那么这个钱从哪里来呢?

    是从消费者那边来,还是从工厂那边来?还是其他方面?

    我们产销社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要保证人民能够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让商品尽量便宜一些。

    在冀省,我们产销社的利润,经过批准,大多用来修建道路和购买运输设备了,改善基础设施,降低运输成本,保持我们的价格优势。

    目前看我们产销社这条道路,还是很正确的。”

    供销社有供销社的优势,产销社有产销社的优势,王致远自然不会去跟供销社比其他的东西。

    上缴利润这一块,完全可以让利于民,毕竟以现在的收入情况看,商品价格低,可以让更多的人受益。

    想要利润多,可以在一些非必要的生活用品上加价,一些奢侈品上加价,赚一些高收入人群的钱。

    两方是各执一词,王致远也是丝毫不让,结果早就已经注定了,要是可以达成另一种目标,那是再好不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