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再见通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后面王致远又加上了化肥厂,化肥厂现在只要不算建设的费用,那每年还是有点利润的。

    要是计算建设的费用,那每年的利润去抵扣,那估计要几十年才能回本。

    但化肥这个东西太重要了,是不能算经济账的。

    每年带来的粮食增产,其他化工原料,这些都是宝贵的资源。

    可化肥太贵,对农业也是很不利的,价格也不能太高,每年能保本,还有一点利润那就是很好的。

    今年建设了2座年产20万吨的合成氨工厂,已经彻底攻克了20万吨产量合成氨的技术。

    这个要感谢毛熊国提供的18万吨合成氨的技术和图纸,王致远招募的人和相关技术性人才,去年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进,效率提高了很多倍,现在已经可以稳定生产了。

    不过目前受限于设备的产量,一年只能建设2座,相较于过去5万吨产量的合成氨工厂,是有很大进步的,就等着批量建设了。

    去年跟毛熊国做贸易,也是订购了一些5万吨产量的合成氨设备,今年已经交货了一套,王致远准备支援其他地区,在通和地区建设这些小的,已经不太划算了。

    通和地区的工厂,王致远要的也并不多,主要管理权,工厂还是放在通和地区进行生产。

    通和监狱那是重中之重,不仅利润高,很多王致远不好开口的事情,里面的犯罪份子开口就比较方便了,这是一个重要的部门,要紧紧的掌握在手里。

    电子和机械制造厂,这是比较低调的,电子行业,新兴技术性行业,这个还没有体现出来。

    机械制造厂,通和地区的核心工厂,但利润不行,所有的利润都拿去再生产去了。

    里面的各类机床已经接近2万台了,都是这些年的自我繁殖和积累,只要是通和地区需要的一些中小型零件,他都可以进行生产,部分大的也可以生产,质量很有保证。

    很多用途各异的机器,也是这边负责制造出来的。

    在未来,也是核心中的核心,跟机械研究所深度绑定。

    一些行业的设备改造、升级、新机器设计,全靠这个工厂。

    王致远要这些,也是要跟通和地委的同志打声招呼的,虽然他可以在安排新的通和第一书记的时候就将这些划到省里来,但这样做毕竟不太好,还是要尊重一下新上任的同志。

    地委的同志也没有犹豫,很是痛快的说道:“王书记,这些都是当初您在通和地区的时候发展起来的,现在要划到省里去,我们都是赞成的。

    后面的发展我们自己来,尽量追上王书记您当初的发展步伐。”

    “通和地区现在的基础是很好的,我也相信你们能够做得更好。

    国营的投资毕竟是有限的,上面一年又能往我们通和地区投资多少呢,以后发展壮大国营工厂的同志,对集体经济也要大力的发展。

    通和地区社员的素质目前是很不错的,事实的法规也是很严厉的。

    我们现在急缺很多的产品,我看有些产品完全可以让一些集体企业来代工,只要掌控好工艺和质量就行了。

    对于五金类,我看已经可以在通和地区进行开放了,一些机械的零件,完全可以交给集体企业来代工,但这也是需要投入不菲人力和物力的,对技术也是有一定要求的。

    你们可以在整个地区问问,看有没有合作社愿意试试的,可以安排国营工厂的工程师去手把手指导。

    这样之后,我们的机械生产,产量是很有可能会再上一个台阶的。”

    通和地区现在富裕程度是不错的了,在国内已经是排在前列了。

    各类产业都有,先发优势下,有些成了龙头,有些还是老样子,没有怎么扩大。

    现在国内缺的是各种机械,以通和地区现在的情况,发展一些大大小小的零件供应商,也是没有问题的。

    技术、人才也是有的,合作社资金也是够的,国营工厂把控核心部件的生产,形成专业化生产,到时候产量就有可能直线上升。

    这也跟当前对伪劣假冒,制假售假,粗制滥造的严厉打击环境有关,通和地区对这个一向是抓得很严的。

    只要保证质量,避免出现机械运行一段时间,由于零件损坏就趴窝的情况,将零配件外包给集体企业,产能很快就可以提高。

    再一个就是钢铁原材料很快就没有那么缺了,冀省去年投产3个钢铁厂,今年又有3个,原材料的问题也解决了。

    现在问题都已经解决了,可以这么做了,对通和地区的集体企业是一种很大的扶持。

    赵前发等人在通和地区这么长时间,当然知道这是意味着什么,也很是高兴。

    五金零配件,这个需求是很大的,过去因为原材料的限制,国营工厂生产再多,市场也是有需求的。

    现在让集体企业去做,要是生产成功了,也是一只下蛋的金鸡,又是可以干好多年,富裕很大一部分群体。

    要是能出现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