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章 突发事件(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的,郑海涛眼睛亮了,他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的,也有过推进。

    毕竟公司里有不少江城科技大学的毕业生,而他们的光学学科可是全国领先的。

    而光学是研发影像传感器非常重要的学科。

    比如基础原理方面:

    光学为影像传感器提供了理论基础,涉及到光的传播、折射、反射、散射等基本原理。

    影像传感器的核心任务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或其他可处理的信号,而理解光的特性以及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实现这一转换的前提。

    例如,镜头的设计需要依据光学原理来确保光线能够准确地聚焦在传感器的感光区域上,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性能提升方面:

    光学知识对于提高影像传感器的性能至关重要,例如通过研究光学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可以提高传感器的分辨率、对比度、色彩还原度等性能指标,使成像效果取更高质量的图像。

    应用场景拓展方面:

    不同的光学技术和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特殊的应用场景,如红外光学、紫外光学等。

    研究这些特殊的光学领域,可以拓展影像传感器的应用范围,使其能够在更多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例如在夜间监控、医学成像、天文观测等领域。

    这就是郑海涛曾经推进影像传感器研发的底气所在。

    不过后来因为公司订单没有导致没有营收问题,导致研发项目停摆了一年多了。

    而现在换了新老板,研发费用富足得很,这一次大老板过来,他还在想着如何说服大老板支持他推进这块研发项目。

    可谁知道自己还没提出来,老板自己先提出这个要求了,简直就是和自己不谋而合。

    他用略微激动的语气道:

    “老板,太好了,现在的手机照相功能是必不可少的,这一块的市场太大了,所以我们曾经有过进军这个领域,研发项目也推进了不少。

    但是后面没有了研发经费才停摆的!”

    越说到后面越尴尬,因为作为公司的副总兼技术方面的老大,公司经营不下去他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刚刚自己还这么兴奋,好像有点不合适。

    看着郑海涛这模样,会议室内的所有人都发出了善意的笑声。

    接下来的两天,陈长流一整天都是和吴波、郑海涛待在一起,说的都是相关产品的要求。

    陈长流是不懂技术,但他知道方向该怎么走,这样可以在研发中少走好多弯路。

    而郑海涛终于第一次知道为什么陈长流作为一个二本院校的学生,学的又是和科技一点不沾边的学科,却可以打造出国内民营科技企业的领头羊种花家科技有限公司了。

    而且当听吴波说出陈长流亲自设计的那几款产品之后,郑海涛对陈长流更是佩服不已。

    因为这些产品都是国内工业设计美学的巅峰之作,现在没人敢说能超越的。

    陈长流本来想在江城多呆两天的,但是当接到曾强的电话,他直接飞去了京城。

    曾强没有说明原因,只说他二哥有重要的事找他。

    听到是宁逸找自己,以陈长流对宁逸有限的了解,肯定不是小事,所以也不再耽搁的直接飞了京城。

    京城,陈长流第一次来到宁逸家,是跟着宁强过来的,刚进门就已经看着穿着笔挺军装的宁逸已经坐在那里了。

    “二哥”

    “二舅”

    是的,现在的陈长流虽然和杜知秋还没有结婚领证,但是只要没有外人,一般都以家人称呼了。

    “坐吧,时间紧急,我也不跟你们废话了,长流,叫你过来是想问你,看看你那边有没有什么办法?”

    宁逸的话让宁强和陈长流大惑不解,不过也没有来问问,而是静静的听着。

    原来宁逸还真的是看看陈长流有没有办法相助的。

    国内一家国企和在非洲小国纳米比亚探查到一个核电站原材料的矿场,秘密和当地政府达成了合作开发的协议。

    然后秘密安排相关的技术人员过去做先期的探查工作。

    这里面有电力方面的也有核电站原材料方面等专家一行20多人,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将近50个人。

    因为这个国家条件太恶劣了,有东北边三省这么大的国土面积只有250万人,每平方千米只有三人。

    所以即使要开采这里的矿,配套的东西要做的太多了,预计将要投入300亿。

    而当地军方负责负责他们的安全。

    当地政府有1万多人的军队规模,按道理保护几十个人好像也并不难。

    但是问题也出现在这里了。

    不知道什么原因,纳米比亚国内出现了叛军,两方人正在为争夺政权开干呢。

    而原本负责保护这一批人的军队被抽调走了大部分,只剩下了不到30个人的安保团队。

    可是巧就巧在这里了,这个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