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兵进河东独立营第一(1/2)
本来总部想从其他部队调一支小部队,后来不知怎么听说,独立营很多战士在学日语,哪里不明白这个小子的心思。
几位首长都听说过李福生,从18团开始就是侦察兵。
特别是西路军,李福生做了很多细致安排,西路军能顺利回归他贡献很大。
心思细密,灵活,战斗素质高,能带兵,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两个师首长强烈推荐,总部也比较赞赏李福生,所以机会就给了独立营。
首长最后说话算话,肖成和罗三娃被李福生带走了。
李福生还真不是胡乱开口,这两个小伙子确实是人才。
特别是罗三娃,那是公认的神投手,独立营就差这样的骨干。
肖成,眼疾手快,一身的武功,也是有名的红军神枪手,虽然独立营不缺神枪手,但是这样的人才多多益善。
形势变得很快,不到一个月,河北丢了大半,小鬼子很快就会进军山西。
老西着急,一天三遍打电报给老总,请求八路军过河。
总部同意后,几位首长带着警卫团过河了。
其实他们不是第一批,真正的第一批,半个月前已经出发了。
独立营跟师部汇报后,从陕北出发,沿着黄河北上,在北粱堡渡过黄河,直奔忻州东二郎山。
这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北宋杨家将也曾经在这里跟辽人大战过。
直到现在,附近还有杨家沟,据听说是都是杨家军后人。
部队暂时安顿在蒋家峪,三个连、狙击排、辎重排暂时休息,李福生带着突击排出发了。
首长就是说的这个地方,忻口,李福生也非常耳熟的一个地方。
小鬼子已经大兵压境了,所以经常能看到国军的影子。
如果没有记错,有一路小鬼子就是从灵丘、繁峙、代县一路进攻的忻口。
其实就算不来查看,李福生也能把地形图都画出来,甚至把小鬼子的进军路线图,兵力部署都告诉两位首长。
关键是不能说,没有渠道,那就只能说出身份了。
不过,来了更好,万一要是有什么改变,那就不好了。
小分队行进的非常快速,三天后,到了应县南的牛头沟。
小分队正在休息的时候,李福生好像想起了什么,突然坐了起来。
“肖成,刚刚经过大石口的时候,那一伙晋绥军有什么异样吗?”
“是有一点,好像站岗的那个小兵腰背很直。”
“再有,他们看到我们,好像有点警惕。”
肖成听李福生一问,立即回想起来,这段时间,李福生经常考他。
小分队出来后,在忻州外围找了一个晋绥军的仓库,全部换成了他们的装束。
“你说,我们是总部派出来的侦察小队,小鬼子会不会也派人出来了?”
肖成就是一愣,没想到营长是这个意思。
脑子里又认真的回想了一遍,脸色一下子变了,确实。
“营长,他们,他们很可能是小鬼子。”
“我们,是不是要告诉晋军,把这伙小鬼子灭掉?”
“来不及了,小鬼子侦察完随时可能撤退,我估计他们应该把晋绥军布防发回去了。”
“那,我们去告诉晋绥军,把布防调整一下。”
李福生抬起手,直接给了肖成一下。
“怎么这么急,想清楚再说。”
其实李福生也能理解,听说是小鬼子,谁不激动。
“想想,我们怎么才能让小鬼子吃大亏?”
肖成一下子沉默了,歼灭这伙小鬼子,确实是最直接的办法。
但是,一旦这些小鬼子回不去,或者还有其他小鬼子,就是再改变部署,也没有意义。
现在最关键的是,怎么才能让小鬼子不知不觉中计。
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不能让小鬼子知道他们暴露了,要让他们相信拿到的情报最准确。
大石口是从雁北进入太行腹地必经的一个要地,非常重要。
几十年前,只有西面百里的雁门关,有个通道。
看来小鬼子是早有准备,已经提前都侦察好了。
印象中,小鬼子5师团本间旅团主力从雁门关南下,正面进攻。
还有一路小鬼子叫什么铃木旅团好像就是从阳原南下,从繁峙、代县夹击的忻口。
第三路小鬼子酒井旅团是从蔚县、灵丘进攻的忻口。
这一路也就是被115师伏击了辎重部队的那一路,实力也非常强。
打伏击,李福生暂时没有那个打算,开玩笑,这可都是小鬼子的精锐,飞机大炮不说,就是小鬼子一个中队的重武器,就赶上红军一个师。
必须想办法拿到小鬼子的辎重,武装好自己,才能跟小鬼子干。
“韩星,给教导员发报,命令部队隐蔽向东进军,三天内抵达
几位首长都听说过李福生,从18团开始就是侦察兵。
特别是西路军,李福生做了很多细致安排,西路军能顺利回归他贡献很大。
心思细密,灵活,战斗素质高,能带兵,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两个师首长强烈推荐,总部也比较赞赏李福生,所以机会就给了独立营。
首长最后说话算话,肖成和罗三娃被李福生带走了。
李福生还真不是胡乱开口,这两个小伙子确实是人才。
特别是罗三娃,那是公认的神投手,独立营就差这样的骨干。
肖成,眼疾手快,一身的武功,也是有名的红军神枪手,虽然独立营不缺神枪手,但是这样的人才多多益善。
形势变得很快,不到一个月,河北丢了大半,小鬼子很快就会进军山西。
老西着急,一天三遍打电报给老总,请求八路军过河。
总部同意后,几位首长带着警卫团过河了。
其实他们不是第一批,真正的第一批,半个月前已经出发了。
独立营跟师部汇报后,从陕北出发,沿着黄河北上,在北粱堡渡过黄河,直奔忻州东二郎山。
这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北宋杨家将也曾经在这里跟辽人大战过。
直到现在,附近还有杨家沟,据听说是都是杨家军后人。
部队暂时安顿在蒋家峪,三个连、狙击排、辎重排暂时休息,李福生带着突击排出发了。
首长就是说的这个地方,忻口,李福生也非常耳熟的一个地方。
小鬼子已经大兵压境了,所以经常能看到国军的影子。
如果没有记错,有一路小鬼子就是从灵丘、繁峙、代县一路进攻的忻口。
其实就算不来查看,李福生也能把地形图都画出来,甚至把小鬼子的进军路线图,兵力部署都告诉两位首长。
关键是不能说,没有渠道,那就只能说出身份了。
不过,来了更好,万一要是有什么改变,那就不好了。
小分队行进的非常快速,三天后,到了应县南的牛头沟。
小分队正在休息的时候,李福生好像想起了什么,突然坐了起来。
“肖成,刚刚经过大石口的时候,那一伙晋绥军有什么异样吗?”
“是有一点,好像站岗的那个小兵腰背很直。”
“再有,他们看到我们,好像有点警惕。”
肖成听李福生一问,立即回想起来,这段时间,李福生经常考他。
小分队出来后,在忻州外围找了一个晋绥军的仓库,全部换成了他们的装束。
“你说,我们是总部派出来的侦察小队,小鬼子会不会也派人出来了?”
肖成就是一愣,没想到营长是这个意思。
脑子里又认真的回想了一遍,脸色一下子变了,确实。
“营长,他们,他们很可能是小鬼子。”
“我们,是不是要告诉晋军,把这伙小鬼子灭掉?”
“来不及了,小鬼子侦察完随时可能撤退,我估计他们应该把晋绥军布防发回去了。”
“那,我们去告诉晋绥军,把布防调整一下。”
李福生抬起手,直接给了肖成一下。
“怎么这么急,想清楚再说。”
其实李福生也能理解,听说是小鬼子,谁不激动。
“想想,我们怎么才能让小鬼子吃大亏?”
肖成一下子沉默了,歼灭这伙小鬼子,确实是最直接的办法。
但是,一旦这些小鬼子回不去,或者还有其他小鬼子,就是再改变部署,也没有意义。
现在最关键的是,怎么才能让小鬼子不知不觉中计。
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不能让小鬼子知道他们暴露了,要让他们相信拿到的情报最准确。
大石口是从雁北进入太行腹地必经的一个要地,非常重要。
几十年前,只有西面百里的雁门关,有个通道。
看来小鬼子是早有准备,已经提前都侦察好了。
印象中,小鬼子5师团本间旅团主力从雁门关南下,正面进攻。
还有一路小鬼子叫什么铃木旅团好像就是从阳原南下,从繁峙、代县夹击的忻口。
第三路小鬼子酒井旅团是从蔚县、灵丘进攻的忻口。
这一路也就是被115师伏击了辎重部队的那一路,实力也非常强。
打伏击,李福生暂时没有那个打算,开玩笑,这可都是小鬼子的精锐,飞机大炮不说,就是小鬼子一个中队的重武器,就赶上红军一个师。
必须想办法拿到小鬼子的辎重,武装好自己,才能跟小鬼子干。
“韩星,给教导员发报,命令部队隐蔽向东进军,三天内抵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