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大杀器终于显身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按照李福生的想法,锦西同样需要再次整编,未来的斗争会更加艰难。

    不是对远东不关注,那边不管是部队实力还是抽调的战将,都是一流,根本不用担心了。

    相反,冀东抽调兵力去了东满,兵力也有不足。

    冀东独一旅新任旅长陈群,政委苏梅,副旅长兼参谋长王正军。

    这也是原先7支队的几位领导,都是冀东坚持了几年的干部。

    独一旅目前下属三个团,算是主力,有三分之一老冀东战士。

    还有一个冀东军区独立团,兵力2300多人,实力也很强。

    除了独一旅,冀东只有5个地方独立团,最后一个支队也调走了。

    为了拿下远东,冀热辽做了很大的牺牲。

    现在局势稳定后,这个善后,李福生也只能自己来做。

    时间比较紧,两人带着特务团再次出发。

    冀东桂云山,几个主要领导正在商讨作战。

    参加完总部统一部署的作战,冀东发了一笔小财。

    清剿小鬼子据点130多个,消灭小鬼子1500多人,伪军3000多人。

    缴获各类枪支2000多支,还有两门步兵炮。

    总体来说,小仗打下来,比大仗还要合算一点。

    “几个游击队这次打的都不错,地方几个团都请示,是不是可以扩编。”

    冀热辽的架子一直是民兵、游击队、地方团、支队再到主力。

    别看层级多,这样最有利于部队扩编。

    比如这次,很多游击队、民兵参与了破袭战,战士们非常勇敢。

    在作战的时候,地方团就把一些突出的战士们带走了。

    这可不是违规,地方团本来就是这样招兵的,军区有相关指示。

    但是主力旅可就不行了,必须申报到冀热辽军区。

    军区在去年年底前,对地方独立团进行了一次整合。

    五个独立团,每个团都是2000人以上。

    春节一过,又是一波参军潮,地方主力团实在是收不下了。

    游击队很多战士没有编到团里,军区干脆组建了一个新兵团,才勉强全部留下。

    “不能再扩编了,只有一种办法,报告军区,主力扩编,或者编制增加。”

    “编制增加,要上报总部,主力旅调走后,冀东作战部队少了,我想指挥部应该会有总体考虑。”

    “至少要先发个电报,让司令员知道我们的情况吧。”

    几位干部都同意了,司令员前段时间很忙,他们不想打扰,现在应该可以了。

    就是当天,军区回电,经总部批准,同意冀东重建冀东支队。

    同时,组建冀东军区直属新一团,新二团。

    冀东形成了一个主力旅、一个支队,三个军区直属团的形态。

    主力旅3个团,7000人,支队3个团,5000人,军区3个直属团,每个团1800人左右。

    地方5个团,每个团1000人左右,总兵力人左右。

    也就是说,整个冀热辽,辽东、锦西、冀东、津南、林西五个军区,目前还是维持10万兵力。

    这就是李福生的总体规划,冀热辽只能做这么大的盘子。

    冀东现在整编,正是最好的时候,小鬼子一边和黑锅在谈,一边跟老毛子也在谈。

    如果没有记错,下个月,小鬼子跟老毛子就要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但是,目前看来,这个条约应该没有这么容易签了。

    远东打成了这个样子,还有抗联牵扯在中间,双方不可能这么淡定。

    特别是小鬼子,大本营内部吵翻天了,闹腾的特别厉害。

    南下、北上两派不停的吵,说得都是一件事,石油。

    没有物资,打仗就是空话,有兵还不行,还要有武器。

    小鬼子库房里所有的武器弹药已经用完了,加班加点生产都跟不上。

    愚人也晕了,也说不好哪边是对的,只能暂时搁置。

    不过,征兵不能停,所以小鬼子开始了疯狂扩军,同时加班加点的生产军用物资。

    征兵,小鬼子再次放宽了要求,年龄已经到了45岁。

    只要是男人,壮年,那就不用想了,全部扛枪当兵。

    整个本土,满打满算,只有不到7000万人,可是兵力征到了500多万。

    应该说,到了这个时候,小鬼子已经到了作死的边缘。

    只要撑过这两年,后面小鬼子就是软脚蟹,生吃都行。

    李福生回到根据地,半天都没休息,就被喊到了兵工厂。

    天大好消息,火箭筒造出来了。

    说起来,火箭筒的技术,不复杂,就像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

    大半年时间,技术人员想尽了办法,终于解决了发射的问题。

    虽然还很粗糙,但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