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谁去谁留(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四叔,朕记得曾经给你说过吧!”

    朱雄英望着夜色,说道:“外面土地很广袤,有很多大明没有的东西,你们可以自己去拿!”

    这些话,朱雄英曾经确实给朱棣说过,不过,那个时候的燕王还有点小心思,也没当回事,如今再听,朱棣心中却又是另一番想法了。

    “陛下,将来所有藩王都会移出去吗?”

    朱棣趁机问道:“陛下的儿子将来会去何处就藩?”

    这话可算问到点子上了,言外之意,就是你的儿子也会去外面就藩。

    “不会!”

    朱雄英回答的很肯定,说道:“会留下几个藩镇在大明!”

    朱棣笑了笑,没有说话,那不用说了,自己的燕藩必然会移出去,给他的儿子腾地方。

    “这其中没有朕的儿子,除了太子,朕的儿子将来都会出去就藩,以后大明内地不封藩王!”

    这就让朱棣有些意外了,自己的儿子都不在大明立藩,那他们这些藩王也挑不出什么理了。

    “四叔是不是想问,燕藩会不会留在北平?”

    朱棣尴尬的笑道:“这就看陛下的意思了!”

    “告诉四叔也无妨!”

    朱雄英严肃说道:“将来会有六位藩王留在大明境内,秦,晋,燕,楚,辽,蜀,不过,四叔的燕藩和三叔的晋藩恐怕要搬个地方住了!”

    秦,楚,辽,蜀,这四藩不动,晋燕两藩要移走了,不过听大侄子的意思,还不是要移出大明境内。

    如今大明的宗藩有十几个,皇帝没什么要保留秦,楚,辽,蜀四藩,要说论远近亲疏,最该留下的是晋藩啊!

    毕竟老秦王朱樉已经死了,晋王是他最亲近的叔叔了。

    “四叔是不是还想问,将来燕藩会移到哪里?”

    朱棣的好奇心确实被勾了上来,立马说道:“请陛下明示!”

    朱雄英大笑道:“朕不告诉你,哈哈……”

    朱棣:“……”

    “你们几藩虽说不会移出去,但也只能有一人留下戍边,其余子孙还是要出去,没别的原因,朝廷养不起!”

    朱雄英似笑非笑的说道:“这些话,朕也不怕你传出去,就算皇爷爷在这,我也会照说!”

    朱棣笑了笑,叔侄二人喝了杯酒,朱雄英变得严肃起来,说道:“以前的事说过去了,那就过去了,四叔不要多想,朕说的都是心里话……”

    “高煦的事也请四叔放心,朕会补偿他的,将来不管怎样,朕都会给他一个世袭的亲王,朕给不了,就让太子给,总之,朕不会负他!”

    “这些话,四叔信也好,不信也罢!”

    朱棣再次举起酒杯,说道:“臣信陛下!”

    你不信又能咋样,就是把朱高煦在宗人府关一辈子,你也说不出什么话。

    前有刀劈圣人牌位,后有无故攻打占城,还能活着就算不错了。

    攻打占城确实是朱雄英在背后受益的,但是说好的是打完占城,立马回京问罪,再去宗人府住一阵子,以后等到再有战争,或者太子大婚之类的事再给放出来,为了防止变故,还让沐家看着他。

    但不知道是谁给朱高煦出的主意,还是他自己脑子一热,竟然跟着楚王的舰队跑了。

    这也是朱雄英始料未及的事情,朱高煦的脑子好像真有什么大病,和正常人确实有些不太一样。

    跑就跑了吧,又不可能派人去海上把他抓回来,而且跟着楚王去打撒马尔罕也不错。

    他跑了,沐家就倒霉了,他的罪被沐家给顶了。

    朱高煦畏罪潜逃,沐晟肆意挑起战争,攻打大明宗藩属国占城,被削去了爵位,只留军职。

    沐晟现在恨不得把朱高煦给吃了!

    ……

    酒宴过后,燕王带着儿子孙子出宫回府。

    朱高炽对着儿子说道:“瞻基,快下来吧,你爷爷打完仗刚回来,还累着呢!”

    “我不要!”

    朱瞻基抱着朱棣的脖子,就是不撒手,说道:“我想爷爷了,我就要抱着爷爷!”

    朱棣背着朱瞻基,也是乐在其中,说道:“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那不得多抱抱我的孙儿,是吧,瞻基!”

    “没错,爷爷最好了!”

    朱瞻基趁机开始撒娇道:“爷爷,明天你陪孙儿去玩好不好?”

    “好!”

    朱棣一口答应下来,说道:“那明个爷爷就陪你去玄武湖钓王八!”

    “嘿嘿!”

    放着马车不坐,朱棣非要走路回来,喝完酒,透透气。

    “爹,陛下可有说二弟的事?”

    朱高炽主动询问,虽说兄弟俩平日里吵吵闹闹的,可毕竟是亲兄弟啊,谁也不想看着兄弟出事啊。

    “高煦没什么事!”

    朱棣只是淡淡说道:“不要多问,以后别在陛下跟前提这事!”

    朱雄英的话也让朱棣心中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