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潜入飞机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咯吱咯吱的踩雪声,听起来有些诡异。

    白茫茫的天地,孤零零的疾走。

    放下,放下!

    影影灼灼,星光照在张爱国的身上。

    终于到了。

    城门楼里,人与影合而为一。

    再次出来,一个完整的影子。

    “呕”

    “无量天尊!”

    老观主唱了喏,手帕捂住嘴,仔细擦了擦嘴角的痕迹,随手把手帕放入怀中,继续闭目打坐。

    城墙上鬼子士兵持枪巡逻,铁蹄声不断。

    偶有交谈传来,张爱国知道,今晚无法做隔壁老王。

    索性清理出一块地方,放下圆垫,铺上狼皮,双盘打坐。

    棉道袍内里是可拆卸羊皮里子,披上一层白色伪装罩,呼吸渐渐悠长,神游太虚。

    新东门,天蒙蒙亮,挤满了进城讨生活的人。

    前面还在神游太虚,后面就与庄子面对面。

    大梦初醒,生活还要继续。

    起身。

    稍微活动,身体一阵噼里啪啦爆响。

    一身道袍打扮的张爱国,反而没有受到多少盘查。

    入了城,趁着天色还早,逛一逛古九州之一。

    完好的城墙垛口,道道两侧单顶高脊的房屋,幌子牌头,国军拱手相让,小日本不费一枪一弹。

    没多远驻扎着鬼子兵营,初期头数有200多,为大山联队。

    一队打扮明显不一样的小孩,排成两队,走的井然有序。

    小小鬼子,小日本人多了,城里设置寻常小学学校,在华夏土地上,了解中国的地大物博。

    天下第一坊的范氏牌坊尚在,雕刻精美,祖辈的手艺全没了。

    新的社会需要新思想,走着走着,才发现地球是圆的。

    重拾,已逝,不可追。

    传承,精雕细琢,该切割的没有断掉,不该切割的破坏殆尽。

    正应了那句话,44年前我不行,44年后我为雄。

    火车站外,小贩挑着摊子,售卖雪茄,有上海华美,还有本地大中作坊生产的蓉花牌雪茄。

    巍然耸立,高54米的兴隆塔清晰可见。

    微风吹过,仿佛有一阵铃铛声叮铃叮铃的响在耳旁。

    记得前世,红方炮弹入塔而未炸,堪称神奇。

    小日本在玻璃厂、豆腐店、天仙庙之间扩修了飞机场,机场占地千余亩。

    念头一起,张爱国不想再乘坐火车,还是伺机看一下飞机场有没有可能性。

    手中使用的是九三式4倍望远镜,鬼子中下级军官必备,空间里数量最多。

    东关市场旁的鬼子气象观测台,约摸有一个小分队的规模。

    眼下鬼子每天公布的战报太惊人,宣传太逼真,不但小日本上下迷信,对中国的士气打击非常大,一度沮丧。

    如果不是小日本要价太高,几次议和就被大队长同意。

    飞机跑道、飞机库、停机坪、营房、指挥塔楼、水塔及跑道外侧的储备库,油料库,机件库,一一落入镜目中。

    鬼子正在清理积雪,屎黄色一坨一坨。

    椭圆形的飞机库6个,坐南朝北,坐北偏西,坐东朝西各2座,全部是用钢筋洋灰浇筑。

    铁丝网密布,土质跑道,埋下的是国人累累尸骨,如同老美的铁轨之下,是中国人的血肉。

    滋阳已经是腹地,唯一的麻烦,英井联队一千五百头鬼子,驻扎在飞机场附近。

    一定不能发生交火,只能秘密潜入。

    万事俱备,只欠天黑,抬头望天,刚出来的太阳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张爱国坐在长条木凳子上,端着一碗胡辣汤,吃着卷煎和麦煎饼,几个用麻纸包起来的壮馍和烧饼。

    很难得城里还有面食,怪不得农村念念不忘的是进城,全赖种粮的吃不上自己的粮。

    结账的价格不便宜,料想也是有后台的人,没有上面罩着,怎么能开得下去。

    没有太阳可以参照,时间过得很煎熬。

    行人匆匆,张爱国像一个局外人,冷眼旁观。

    下午6:30分,天完全黑了下来。

    转角走出一头鬼子,身高有些高。

    佩戴着军曹的军衔,腰里是王八盒子。

    嘴里哼着不知名小调,方圆一公里以内,平民一旦不幸踏入,就是生不如死的地狱僵梦。

    变着法子折磨人。

    灯光下,机场门口的吊杆上,一个男子被绳子吊起来,突然放手摔下来,拉上去,又摔下来,周而复始。

    惨叫声中,混杂着小鬼子肆无忌惮的笑声,还有叫好声。

    惨叫一次比一次低沉。

    “我不是故意的。”

    “饶命。”

    解释慢慢变成求饶,小鬼子不依不饶。

    最后一次落下,再也听不见声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