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迫降与入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炮声震得张爱国耳朵嗡嗡作响。

    空中分出胜负,也决出了生死。

    小鬼子的防空炮开火了。

    朵朵灰尘炸在旁边,响声让人心惊胆颤。

    张爰国听到碎片打穿机翼蒙皮的噗噗声。

    急速拉升,左右脚舵切换着方向。

    重回三千米高空需要两分钟。

    小鬼子的八八式75毫米防空炮,全炮重2.45吨,全长4.542米,宽约1.9米,高约2米,一个标准炮组12人,有效射高7250米,最大射高9100米。

    受制于零部件需手工制造,加上小日本没有迫切的防空需求,投入的资源较少,照着葫芦画瓢,参考英国人佬的76.2毫米高射炮而来。

    拉升躲避中,听到下方传来巨大的爆炸声。

    又是一股浓烟。

    油表,战斗间隙中张爱国看过,频繁的拉升俯冲,狗斗耗油,还能飞多久,还能飞多远?

    重回云巅之上,小弟弟表达出强烈抗议。

    找了找,没有找到喇叭口,没有可以向外缓解内在压力的工具。

    飞机在对流层很平稳,脸上感知到温度,没有太多变化。

    接下来的航行,只怕困难重重。

    想超低空飞行,低空空气密度大,飞机阻力大,增加燃油油耗,更怕突如其来的黑枪,自己干过的事,决不能重复发生在自己身上,要向某组织学习。

    凡是走过的路,全是断头路。

    他用,是正义,你用,是非法,后果很严重。

    拿出望远镜,往斜下方看去。

    一条长长的江,一晃而过。

    远方,山,连绵起伏的山。

    张爱国确认油表显示的油量,没有多长时间可以利用,应该要考虑如何下去。

    上来容易,下去难。

    鬼子的飞机倾向于野战机场起,只要平整的土质道路,就可以起飞。

    寻找着合适的地方,油量逐渐减少。

    下方一处平整的稻田。

    没有的选,只能硬着头皮往下。

    操纵杆,脚舵。

    飞机在不断的下落,减速越来越快。

    随行的风卷起周边的一切碎屑。

    飞机落下弹起,重复了几遍,滑行的距离逐渐增长。

    张爱国咬着牙,死命的握着操纵杆,生怕脱手而去。

    左摇右晃,飞机发出一阵吱吱呀呀扭曲的响声,听起来挺渗人。

    终于停下来。

    张爱国把风镜推上去,从驾驶舱到机翼,快速的滑到地上。

    挥挥手,飞机原地消失。

    顾不得小弟弟,快要崩溃的抗议和谴责。

    先把身上的飞行服换掉。

    才轮到痛快淋漓的液体冲击地面。

    压力一泄而空,过分膨胀的膀胱,带来舒适感。

    脸上冰冰的凉。

    地里的风比较大。

    长江早早飞过,眼下应该是在江浙交界处,张爱国初步判断。

    最着急的应该是要迅速离开。

    飞机从天空滑落地上,很多人都看得到,犬牙交错的国统区和沦陷区,不好判断敌我。

    池塘很多,水网发达。

    最好的交通工具,竟然是黑马。

    所谓的机械化,有些水土不服。

    好在马鞍肚带未卸过,翻身上马。

    地上飞机撞落的痕迹明显,滑行的距离歪歪扭扭。

    稻田遭到了破坏,小鬼子干的坏事,太可恶了。

    “驾”

    双腿一夹,黑马收到信号,迈开四蹄,快速奔跑起来。

    南下,是唯一的目的。

    小鬼子实行虎虎虎的计划后,那就是江河日下,经过了半年后的中途岛之战,一举葬送海军实力,从此走向败亡之路。

    “站住。”

    终于有人出来了。

    迎接的却是张爱国抬手,打出的子弹。

    “砰砰砰”

    警告性射击。

    中国人用熟悉的匣子枪,小日本用它们的王八盒子。

    要做一个讲究的人。

    马蹄翻飞,尘土飞扬,随着驾驾的吆喝声,黑马消失在视线里。

    受到警告的人,从地上站起来,说不出是高兴,又或者是什么其他表情。

    伫立在原地,等待着后续人员的到来,不想无缘无故的赶上前送死。

    山多,水多。

    狂奔三分钟后,马儿的疾跑变成了快走,压浪而行的张爱国,这才发现,身处安徽。

    这里是三省交界处,广德。

    在军事上是战略要地,它是国府首都南京的南大门,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曾经以“抗租、抗税、抗捐”口号,发动和组织农民开展过大规模的分粮斗争。

    小日本三次占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