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再次的出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先生。”

    刘清河忽然间有些含糊,说话不利索。

    张爱国笑着揶揄一句:“怎么了?咱山东大汉说话做事儿,也像老娘们一样,学会吞吞吐吐了。”

    刘清河闻言,小心地看了一眼,很快垂下头去。

    “文夫人的意思,老家乱了,不如大家相聚在一起,也好有个照应。”

    “嗯,我知道。”

    张爱国的脸上笑嘻嘻,很和善,来自远方的关心和挂念,让他欣慰。

    “夫人说一起回吧,有些想念。”

    “好,我也是这个意思。”

    “太好了。”

    刘清河领了任务,只要把老爷劝回去老,赏银100块大洋,海上漂泊的日子,措辞语气,采取的方式,经过了仔细推敲。

    可惜,英雄无用武之地!

    大家伙儿果然没有跟错人,先生就是,以家为重,以情义为先,怎么能不让众人信服呢。

    一个无情无义的人,聚拢人气只是短暂的,因为不知道下一刻,谁是过河小卒子,就会被舍弃。

    张爱国清晰的知道自己的定位,要想服众,必须讲仁义,心可以狠,可以黑,手段更可以毒辣,却不能对下面人使坏,背后打黑枪的事多了去了。

    “那先生收拾收拾,我在船上恭候大驾。”

    ”嗯。”

    一大把空白的证件递过来。

    真的假证,哪个年代都不缺。

    人性是贪婪自私的,成功决不可能复制,先行者要不堵住走过的路,要不设置门槛保护。

    什么是正确的,对自己有利的就是正确的。

    与小鬼子做买卖的人多了去了,一边打打杀杀,一边生意热火朝天,如何让别人看得起?

    军事不行,经济凑,文化赤膊上阵来打拼,风气败了。

    历史只能品味,不能细嗦。

    人唯一的公平就是都要面对死亡。

    立了秋,老虎还在,动不动就发威。

    一声嗡嗡嗡的长笛声,货船离开码头。

    浑仪盾牌的小国国旗迎风飘着。

    江面上的舢板穿梭在支流上,如同飞鱼搏生活。

    “这是哪国的旗?”

    老李下意识的问道。

    “一个小国,还不如北平大呢。”

    “真的?~唉!”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众人默默无言,风喧嚣的从货轮上掠过,明明是秋初,心里提前入了冬,寒风咆哮。

    “想我泱泱大国……”

    老李看着风中猎猎作响的旗子,眼眶中溢满悲伤,却强忍着泪水不落下来。

    5000年的世界最粗壮大腿,近代被洋鬼子单挑群殴,不但伤及了腿部,连累着筋骨被打折。

    想重新成为真正的大腿,唯有苦练内功,调整内息,言行举止一致,才有一丝突破重围的机会。

    难,太难了,真的是太难了!

    无论是躺平亦或者摆烂,不单单是一只蟑螂的可见,一窝一窝的层出不穷。

    一旦产生大的内耗,随即是异族入侵的最佳时机。

    鲤鱼焙面与观音土,敲骨吸髓地压榨,河南民众的选择,天灾人祸,怵目惊心,水旱蝗汤。

    “宁愿敌军来烧杀,不愿汤军来驻扎。”

    什么是正确的选择?

    国家贫弱及人为性弊端,国府花了大力气,救济粮,赈灾款,捐助的物资去了哪里?

    一本本账本,一笔笔去向,在哪里呢?

    事实陈述≠事实≠真相,有些事知晓就好,与平头老百姓又有何干?

    张爱国尝试过询问,上海的捐赠给出后,得到的是没有权限,交出来的就是别人家的,无权过问。

    料来是贪占挪用,瓜分殆尽。

    做样子的粥场没有设置一个,唯有的是乡坤积阴德行好事。

    自此后,四美商行直接布粥救急,不肯出一个铜细。

    现在是合义盛还在的施粥,不过改成每周二四,只派两次。

    “呼~~”

    几口浊气竟然不约而同的吐了出来。

    按照货船上的人员比例,有良知的,还是占到了99%,民族的希望靠的是谁?

    正是千千万万的普罗大众,靠官员,会润,靠戏子,会跑,靠资本家,会榨干,靠富豪,会走线。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昨天的选择,明天的选择是否一样?

    一艘挂着米字旗的轮船被小鬼子海军截停,矮小的鬼子,在西洋鬼子面前,依然趾高气扬。

    放下手中的望远镜,众人手中传来传去。

    “这小鬼子可够张狂的,西洋人也敢去惹。”

    “上天欲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

    老李也用望远镜看了看情况,如同看西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