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邹鲁的邹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可架不住丘陵地带,山头众多,有名无名。

    骡车在山间小道上绕来绕去,走的有些晕。

    清脆的铜铃,伴随着踏踏的骡蹄声,摇摇晃晃。

    沿郭家庄东、朱山庄、石墙往西北行,很快就到达亚圣孟子故里。

    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

    名字还在叫邹县,一座历史悠久的小城,虽然改了名字,人们仍然喜欢旧城。

    人但凡有点权利,就喜欢改名字,消失了无数有历史意义的地名,想不通为什么?

    既然想不通,还是选择不入城,知道津浦铁路穿城而过,白马河与大运河相连,孟庙与孟子林,只能擦肩而过。

    车继续走,沿着土路。

    人不找事,事找人。

    两辆自行车拨动着铃声,从身边呼的窜过。

    后面的一个人扭头扫了一眼。

    只是回头看了一眼。

    “吱呀”一声,刹住了车子。

    一只腿着地,一只脚踩在脚蹬子上,就这么静静的等着。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恃强凌弱是人特有的劣根性。

    头上戴着黑礼帽,身上穿着薄袄,斜挎着牛皮带,末端是匣子枪木枪盒。

    帽子下是板寸头,中分只是影视形象,乍一看,与普通百姓没有什么区别,除了一身流里流气的气质。

    “干啥的?”

    “走亲戚。”

    “哪里的亲戚?”

    “小郭庄。”

    回答的从容不迫,山东的村子,起名叫什么庄的最多。

    靠山,就叫什么沟什么峪什么洼什么崮,靠路边,就叫什么庄什么店,赶集的地方叫什么集,屯楼堂庙也不少。

    “小郭庄?在哪里?我咋没听过呢。”

    转头看一下另一名汉奸,开口问道:“老七,听说过没?知道在哪里不?”

    叫老七的汉奸,使劲的想了想,摇摇头。

    “还真没有听过,是不是不在咱们这一块。”

    “嗯。哪里的小郭庄?”

    “老总,大郭庄边上就是小郭庄。”

    汉奸一下子被逗乐了。

    “瞎几巴扯,搁正中间的叫啥?”

    “前营。”

    “草”

    嘴里骂了一句,下了车,立好车撑,一步三摇,枪套的扣子打开了。

    远远看来,像一只横行的螃蟹,骑在民众头上作威作福。

    “良民证,老子侦缉队的。”

    熟悉的工作作风扑面而来。

    不属于近乡情怯,确实没怎么停留,腾州的证件,还是助人为乐时所获。

    听说改版了,不同地方不同特色,简单讲,换了一个法子收钱。

    办证难,只要不给钱,难于上青天。

    国府特色之一。

    征粮探听情报拉苦力,无恶不作,与一部分伪军还有不同。

    侦缉队基本都是地痞流氓组成,欺男霸女,好事不干,坏事做绝,有奶就是娘的主。

    “侦缉你大爷!”

    张爱国暴起,王八盒子射出滚烫的花生米,两个汉奸胸口一人一枪。

    血,瞬间渗透了棉袄,从小小的缝隙里挤出来,灰土土的环境中分外妖艳,增添了一抹红。

    “又想罚款,还想扣车,怎么到处都是这种套路?”

    敲诈勒索处处可见,小鬼子的统治,让百姓越来越难,起初还没有特别反抗,就像明年的中原,大灾之年仍然维持征粮不变,几口粮食,喜迎蝗军,带路追赶,一门心思扬汤止沸。

    三光政策,是锋利的双刃剑,残害了百姓,也伤到了鬼子就地征粮的策略。

    人口才是红利,没有了人,没有了流动性,哪里才能有发展?

    捡起帽子拍了拍,质量不错嘛,抢来的都是好东西。

    十月已经很冷了,两辆丰田在东北生产的自行车,有个九成新,看来汉奸很爱惜。

    车把上挂着两刀猪肉,几封点心果子,后座上绑着两袋洋面。

    张爱国对了下黄历,怪不得月亮一天比一天圆,不要钱的银光如洒。

    还有几天,中秋节了。

    汉奸还知道走亲戚?

    摸尸结束,两把国府仿造的十响匣子炮,40发子弹,十几块大洋,一把纸币,还有一块银怀表。

    路上的行人,看到冲突,躲得远远。

    五讲四美在伟人的号召下,曾经如火如荼,深入人心。

    见义勇为却被敬爱的王法\/官一语破之,堪称言出法随的典范。

    骡车慢慢的走远,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人,纷纷争抢,赤裸裸的尸体被遗弃在沟里。

    天黑会成为动物的宵夜,山里有狼,有狐狸,还有流浪狗,真是毁尸灭迹的好帮手。

    走着走着,原本放在车上的自行车不见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