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公安局人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得到刘小顺的承诺之后,祁同伟是非常的高兴,虽说副局长和刑警大队大队长同样都是正科,但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同时他这段时间开始观察刑警大队和缉毒大队的人员,物色合适的人选。

    有过上一世的教训,这辈子祁同伟决定从一开始就培养嫡系。

    他要向曾国藩学习,学习他的选人用人之术。

    曾国藩其人治军打仗的水平并不见得有多高明,但他能看到别人的长处,愿意提拔人才,不怕人才超过自己。

    正是靠着这种胸怀,他最终才能被赐“毅勇”侯封号,是文官中获此封爵的第一人。

    他还是教员青少年时期的偶像,曾评价他是中国封建专制阶级最后一尊政治偶像。

    从曾国藩的身上就能看出,选人用人的重要性。

    祁同伟决定,从现在开始,就养成选人用人的习惯,为将来登上高位打基础。

    通过观察,他认为赵步远不错,敢闯敢干,又善于学习,是个好苗子。

    没等祁同伟观察多久,好消息就传来了。

    先是县委周书记推荐刘小顺局长担任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局长,很快便得到市委同意。

    刘小顺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研究公安局的人事工作。

    他先是把祁同伟叫到自己办公室,询问他这位未来的副局长,对刑警大队和缉毒大队人事的看法。

    事实上刘小顺本不用询问祁同伟的意见,只不过最近有很多人找自己跑官要官,包括他属意祁同伟的副局长一职,也被人盯上了。

    这次治安大队的问题让他提高了警惕,因此没有答应任何人,谁问都含糊其辞。

    这次出事不在自己任上还说的过去,要是再来一次,他的前途也就完了。

    因此他才咨询祁同伟,他知道祁同伟是一名作家(祁同伟申报资产的时候暴露的信息),不缺钱,不会搞权钱交易那一套。

    尽管诧异刘书记的询问,祁同伟还是老老实实说出自己的建议,至于采不采纳那就是看领导的意思了。

    “刘书记,缉毒大队我还不熟悉,我就不讲了,刑警大队我推荐赵步远同志。

    赵步远同志毕业于汉东警官学院,文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为人讲原则。

    因此我推荐赵步远同志担任刑警大队大队长一职。”

    祁同伟并没有继续推荐下去,再多就是不礼貌了,万一弄巧成拙就不美了,自己的副局长还没任命呢!

    “赵步远,小赵不错,刑警大队就他吧,如此一来刘刚就要调出刑警大队了。”刘小顺想到那天赵步远那天指挥的情形,点头答应下来。

    祁同伟很理解刘小顺的顾忌,按理来说应当先提拔刘刚的,如今越过教导员直接提拔副大队长,恐怕会影响到刑警大队的团结。

    刘小顺想了想,对祁同伟道:“你去和刘刚谈谈,让他去治安大队担任大队长。

    他是做政治工作的,正好把治安大队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抓起来,免得还像以前那样,就是一锅老鼠屎。”

    “是,保证完成任务,我替他俩谢谢刘书记。”祁同伟站起来保证道。

    之后,面对刘小顺的询问,祁同伟一律回答自己不熟,无人可推。

    离开刘小顺的办公室之后,祁同伟第一时间把刘刚叫到自己办公室,说明刘书记的意思。

    “我知道你很难接受这样的安排。

    不过,这是刘书记深思熟虑的结果,你也清楚治安大队发生了什么。

    现在可以说是人人自危,很多治安民警都要调离出现在的岗位,有的甚至要清除出警察队伍。

    这么复杂的人事工作需要一个老练的领导,刘书记认为你工作经验丰富,又有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是最合适的人选。”

    刘刚起先还有些难以接受,但在祁同伟的劝说下,也知道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即使仍旧让自己担任教导员,他也只能接受。

    如今给自己一个治安大队大队长,已经不错了,当下刘刚对祁同伟作出保证,表示自己会好好干的。

    祁同伟提醒他,这只是刘书记自己的想法,还未经过组织任命 ,还存在变数,提醒他去找刘书记汇报工作。

    官场上的事,只要没有出文,随时都存在着变数。

    刘刚已经工作了近二十年,对官场上的弯弯绕绕很熟悉,对祁同伟的提醒非常重视,径直去找刘小顺汇报工作去了。

    刘刚离开之后,祁同伟又找来赵步远,将自己即将担任副局长,分管刑警大队和缉毒大队的事告诉了他。

    “恭喜祁队,不对,应该称呼您祁局了。”说完之后,赵步远用炙热的眼神盯着祁同伟,他已经猜到祁同伟要说什么了。

    祁同伟并没有卖关子,直接道:“我向刘书记推荐你担任刑警大队大队长,刘书记初步同意了我的建议。

    你待会去找刘书记汇报一下工作,谈谈你任职以后的打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