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惩与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新皇登基大典很隆重,人山人海。

    虽然隆重,但其实花钱并不多,毕竟现在要用钱的地方很多。

    在完成祭祀了天地和列祖列宗等一系列仪式后,李恪才算是真正成为大唐皇帝,改元贞兴。之所以用这个年号,就是表示要承继贞观,兴盛贞观,表示李恪是太宗的正宗继承人。

    登基大典结束了,那么,就该处置罪人了。

    坐在龙椅上,李恪第一句话就让所有朝臣安心了:“朕,绝不负洛水之畔折箭之誓!”

    首先处理的就是废帝李治。

    李治很是平静地站在那儿。

    生与死,李治现在已经看开了,担心的只有妻儿,不过杨后已经保证了,绝对不会让李恪为难李治的妻儿的。皇兄有多孝顺李治很是清楚,现在妻儿的安全有了保证,李治就很坦然了。

    看着李治,李恪不禁想起了长孙无忌被审问前,执意要见自己。

    “能不能放过稚奴?”长孙无忌双眼通红地道。

    “朕还以为你会求放过长孙冲和你其余的儿子!”李恪有点奇怪地道。

    长孙无忌惨然一笑道:“很多事情冲儿也是参与了的,逃不掉的。至于其余的孩子,涣儿能保住的,对吗?”

    李恪点点头道:“你就不担心朕斩草除根?”

    长孙无忌叹口气道:“李恪,你知道你的弱点在哪里吗?”

    “朕的弱点在哪?”李恪问道。

    “只要认输,你就不介意以仁待之。”长孙无忌道,“攻灭占国后,你杀那些占国豪强杀得人头滚滚,说按着族谱灭族都不为过。可是,真心投靠你的占国豪强,虽然失去土地和佃户,你却对他们极好,真的将他们当大唐人来看不说,只要有才,高官厚禄一点都不吝啬。

    先帝说自古皆贵中华而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但实际上先帝并没有做到,而陛下你,做到了。”

    李恪眉头动了下,长孙无忌竟然称呼他陛下了。

    “就算你不求朕,朕也必须得遵文德皇后遗书。”说完这句话,李恪就离开了。

    长孙无忌靠着墙壁坐躺在地上,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长孙无忌才喃喃道:“妹妹,还是你看人准!兄长,输了!”

    想起和长孙无忌的对话,李恪再看着李治,良久后才道:“谕:褫夺李治晋王封号,贬为天水郡王,全家贬谪昭陵守陵村,需日日向先皇请罪,终李治一生,不得出守陵村!”

    说完这些,李恪从龙椅上站起来,走到李治跟前道:“还有,稚奴你的妻子必须是王氏,也只能是王氏!”

    李治翕动了几下嘴唇,什么话都没有说出来,只是双膝跪下,重重磕了一个响头。

    “即刻执行!”

    李恪背过身去,回了龙椅坐下,而李治,则被禁军押走了。

    接着,就是长孙无忌和褚遂良。

    长孙无忌在见了李恪那一面后,面对审问就是有什么说什么,将所有罪责全都揽在了自己身上。可以说,李承乾和李泰的死,他长孙无忌就是主责。因此,处理也很简单,长孙无忌死刑。但考虑到大唐开国以及辅佐先帝长孙无忌皆有大功,所以改为鸩酒,长孙冲则是贬为庶人流放梧州,终生不得离开。

    褚遂良因为长孙无忌大包大揽而逃过了一死,但作为长孙无忌一派的最重要成员,褚遂良贬为了庶人,流放江州。

    至于其余一些小虾米,罪行大的就贬到台湾、南海、安东三地当移民,罪行中的就贬到缺官员的穷乡僻壤当官,罪行小的就降职。

    一通下来,就死了个长孙无忌,而且是真的没有搞连坐和株连家人那一套。

    可以说,是很完美兑现了李恪在洛水旁折箭为誓的誓言。

    自从司马懿洛水放屁司马昭当街弑君后,组成封建王朝的主要伦理道德:忠孝仁义礼智信,就剩一个孝了。

    不过这个孝,在南北朝时期也给祸害的不轻。或者说,司马家自己就将孝也给祸害完了。要不然,南北朝也不会出现那么多非人生物。

    这套伦理道德其实是很好的,就是经常被人念歪经而已。

    李恪现在要做的,就是重建这套伦理道德,对的,是重建。李恪要将这套伦理道德,重建为对大唐天下负责,而不是只对李家一姓负责。

    接下来,就是兵制的改革。

    首先,李恪在兵部外另外成立三军大都督府,兵部只负责后勤和兵源,对外征战和将士训练都交由三军大都督府负责。

    其次,李恪撤销全部大都护府和都护府,成立京畿、瀚海、新疆、幽州、杭州、南海、安东、益州八个大都督府,大都督府下面设立都督府,都督府下面设立折冲府,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动员和战争体系。

    同时,大唐军队分为禁军、边军、和卫军三大体系,禁军又分为京畿驻军和地方禁军两个部分。边军则是屯垦戍边,卫军就是守卫地方。

    边军只能守边,不负责征战,征战由禁军全权负责。卫军守卫地方,接受都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