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头疼的孩子和后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思前想后,再加上禄东赞的劝说以及许下各种美好愿景,乌骨心动了。

    但是,大唐的强悍还是让乌骨难以下决心,毕竟漠南那些反叛突厥贵族的下场是什么,乌骨可是很清楚的。这个新唐皇,真的太不好说话了。

    李恪表示,其实他很好说话的,交出你们的奴隶什么的,变成真正的唐人,那是相当好说话啊。

    “只要吐蕃出兵攻入大唐河西之地,我铁勒必发兵大唐河套!”乌骨道。

    禄东赞脸色不变,但心头却是苦笑不已。要是吐蕃能攻入大唐河西之地,他禄东赞又何必下高原历经九死一生来这铁勒。

    但是,气势是不能丢的。

    禄东赞昂声道:“这是自然。”

    乌骨心中一喜,暗道:“这可太好了,吐蕃人只要大规模出兵河西,那么唐人在漠南的兵力势必会调走。到时候我铁勒大军出动,河套阴山之地,岂不是会尽在我的手中。到时候,铁勒就能掌控漠南漠北,建立真正的大铁勒汗国!

    说不定,还能南下中原呢!”

    可怜的乌骨,因为李恪对铁勒的消息封锁,压根就不知道吐蕃现在的境况有多惨。

    现在的吐蕃,别说攻入河西了,连下高原都不可能。

    尤其是随着怀远府铁索桥的成功,大唐现在可不止是在大江大河上修建铁索桥,大渡河上也开始做修建铁索桥上的准备了。

    大渡河上的铁索桥一旦成功,大小金川对于大唐而言,就不再是天堑难克之地了。

    禄东赞现在只感觉头皮发麻。

    李世民时期吐蕃就够不好过了,换了李恪后,没想到是更不好过。更关键的是,李恪要灭吐蕃,将吐蕃之地纳入大唐的野心昭然若揭。

    这是一个对土地极度渴求的帝王,只要那块土地他有把握实控,就绝对会来吞下!

    ……

    此时的李恪正在干嘛呢?

    李恪正在视察大唐的第一条沥青公路呢。

    大唐对于石脂水的渴求,不仅在于从大食的大量进口,也还在于对本土石脂水的大量开发。

    哦,现在该叫石油了,因为李恪重新命名了。

    这时候,延安府的石油就得到大规模的开发了。

    和大食石油对比,延安府的石油明显品质不是太好。但经过粗粗提炼后,除了汽油柴油煤油这三玩意外,还提炼出了重油、沥青和石蜡。

    汽油煤油柴油这三的混合物大唐暂时没能力搞出分馏工艺,军队中用来当火油弹和引火用,民间用来作灯油。石蜡就更不用说了,大唐现在的蜡烛,价钱终于从五百钱一根下降到八十钱一根了。

    没错,大唐的蜡烛,一直属于奢侈品范畴。李恪在江南搞出了蜡虫饲养技术,在登基后还在多地推广,但都没能将蜡烛的本钱降下来多少。

    直到延安府的石油大量出产石蜡后,蜡烛的成本才显着下降。

    倒是灯油,因为石油的开发,价钱下降极快,现在灯油的价格是八文钱一升。而且,大唐的工匠们用玻璃开发出了玻璃油灯。

    除了油灯和蜡烛外,大唐还有松脂灯。就是割开松树的树皮后,待松脂流出凝固后,再收集进一步加工做成。

    沥青马路的好处不用多说,起码下雨天不用担心泥泞这一点,就值得大书特书了。

    现在的夯土马路不管修筑的时候多么用心,都顶不住长久的风雨冲刷。

    至于重油……

    大部分在钢铁工坊里当燃料,工匠们反应很好用。

    煤炭工业也在蓬勃发展,只不过,煤炭工业的后续开发没搞出来,因为前世的李恪也不清楚煤化工是怎么一回事。懂一点石油化工是因为前世李恪去海外弄农业技术的时候,在几个GoLd大户待过,但也只是懂一点最初级的蒸馏而已,至于分馏什么的,李恪表示请去找专业石化人员。

    沥青除了用来铺路外,用来刷海船也很好,尤其是在密封性上。

    看了沥青路,李恪溜溜达达到了东宫。

    刚进门,李恪的鼻子就要气歪了,只见二儿子李玮骑着一辆三轮车正在东宫的院子里横冲直撞。

    李玮正骑在兴头上,突然感觉气氛有点儿不太妙,一拉刹车停住往大门那看去。不看还好,一看李玮亡魂大冒,立即跳下三轮车,三蹦两蹦如同兔子一样消失无踪了。

    李恪扶额。

    自己眼下的这三儿子,大儿子李仁已经杀疯了,满脑子只想当大唐的霍骠姚。二儿子玩疯了,妥妥的纨绔宗室子弟的底子。三儿子李琨倒是还好,但李恪敢打赌,看起来规规矩矩的三儿子李琨,妥妥的就是个黑芝麻汤圆。

    是个什么样的黑芝麻汤圆呢,就是笑眯眯地在你面前挖个坑请你跳。关键是不跳还不行,跳了坑大不了是个活埋,还能有个全尸;不跳的话,尸体会变成多少块就不知道了。

    但是吧,这个性格还真挺适合当皇帝的。

    玩阳谋的黑芝麻汤圆啊,可比玩阴谋的黑芝麻汤圆更难对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